“今年人工拾花成本高,我种了43亩地,机采棉可以帮我增收一万五千元左右。”10月5日,农五师八十一团良繁站职工卜富雄对片区干部王学孔说。
八十一团是农五师植棉大团,植棉水平较高,连续多次创北疆地区棉花大面积高产纪录,在推进团场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团党委按照“三化”发展的要求和标准,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从实施产业结构大调整、职工增收、团场增效和增强棉花市场竞争力出发,加快机采棉推广步伐,降低棉花种植成本。
2012年,八十一团种植的8.1万亩棉花100%实行机采,团场棉农对团场的这项政策都积极拥护。往年这个时候,职工都忙着联系劳动力,生怕来联系不上。今年棉花全部实施机采,承包户不用联系劳动力。轮到谁家机采,承包户提前一小时到地头等着,棉花机采完后,干棉花可以装斗子直接拉团加工厂交掉,湿棉花晒干后加收加工厂。种同样面积的棉花,往年需要近两个月的棉花采收工作,实施机采后,最可以交团加工厂。
据悉,一台采棉机一天采摘棉花200亩左右,大大的提高了棉花采摘的进度,保证了秋收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外来人员的减少,也减少了很多安全隐患,减轻了干部的管理压力,保证了秋收期间的安全生产。往年需要两个月才能干完的活,今年两三天就干完了,剩余的时间职工都去干啥去呢。绝大多数职工都去公社捡棉花啦,今年人工拾花拾花成本在2.5元每公斤左右。一个秋收下来,拾花速度快的人可以赚一万块钱左右。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