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出口服装品牌发展之路:寒冬危机中寻找生机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09日

企业总体状况:一是企业招工难。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企业普遍反映招不到工,尽管提高了工资,但一线人员流失率大,技能不足,难以管理。二是无自主品牌。由于严重缺乏设计和制作人才,中国的服装产业一直都走着为别人加工、贴牌的低端生存之路,没有自主创新,没有自己的国际大品牌,因此受金融危机冲击很大。三是信息化程度低。投入少,信息化建设不如意,导致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而服装属于以流程为核心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信息化在效率方面作用非常明显。四是战略性转移。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导致出口货值有所减少,同时产品品种从大路货转向内衣、棉衣、饰品等边缘产品。

对策和建议

企业要牢牢把握国家强势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持续推进新城市、新技术、新人才发展方略为传统产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坚持以质取胜,自主创新,努力以高质量和高品位赢得市场、赢得客户。

坚持转型升级。企业要通过贸易前移、产业转移以及销售渠道拓展等方式,提升贸易发展水平、规避经营风险、缓解资源性矛盾和增强盈利能力,实现由制造转向“智造”。首先,要大胆“走出去”。通过在国外办公司、设立办事处等方式直接面向国际市场,参与全球采购,降低原料成本,实现“贸易国际化”;在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等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的国家新建、合作生产加工厂,降低人力成本,逐步推进“大生产转移”。另外,要根据内外需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市场比例和产品结构,探索与拓展营销新模式等。

开展创新创优。创新是服装的生命。以前,国内服装企业主要集中在价值链的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升与技术开发等创新。而在服装出口面临困难,亟需产业转型的时代,则要更注重把创新、创优作为优化结构、优化产品、优化市场的根本举措。着力调整市场客户结构、面料成衣结构、产品档次结构、生产组织结构;注重研发新的面料、高档面料、功能面料,力求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上有新突破,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利润空间。

打造自主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推进自主品牌建设,能大大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要加大研发设计投入,加强研发和设计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设计创新,为开发自主品牌提供科技和设计支撑。要严格执行国际国内先进质量标准,全面加强质量管理,保持产品质量稳定,使服装产品具有高标准、高水平。同时,加大品牌营销宣传力度,扩大自主品牌国内外知名度。以江苏东渡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打造的自主童装品牌“伊思贝得”,推进了公司二次创业,去年该集团境内外销售突破55亿。

实行精细管理。管理出效益。要用科学管理来提高工作效率,用“信息化、精细化、制度化”等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增加产出,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变传统为科学。首先,要强化培训。通过分层次培训,培育企业文化,着力打造一支拉得出、打得响、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的员工队伍。其次是流程再造。企业要加大信息化投入,加快设备更新和装备升级,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系统,深化“精、细、实”的管理。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83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