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些国外品牌企业的“外移”,给许多中国代工厂造成了冲击。在周海江看来,因为他们是品牌的拥有者,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越南,主导权都完全掌握在阿迪达斯和耐克手中,权力无法阻止其转换市场,只有利益衡量的得失才是其选择不同市场的决定因素。
阿迪达斯和耐克生产“外移”给中国纺织服装业敲响了警钟,周海江说,外资同样是利益最大化,一旦在一个市场没有另一个市场获利多,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对此,除了采取对企业减税、完善保护劳工权益法律等措施之外,更为关键的是,要培育一大批具有核心技术的自主品牌。只有如此,才能在市场经济中拥有话语权、定价权,进而拥有划分市场的主导权。
另外一方面做好微笑曲线两端,提升技术含量和品质。“我认为中国人口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这是企业必须面对的,虽然从短期上大家难以接受,但是中长期来看,是一件好事,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周海江说。
“特别是地处无锡这样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均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果依照正常的发展逻辑,像红豆这样的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应该死掉,可事实正相反,红豆活下来了,而且活的不错,即便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红豆仍然保持了每年两位数增长,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351亿元,今年上半年税收增长了30%。”
红豆为什么能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周海江道出了其中“秘密”,关键得益于近年来实施的转型升级战略,身为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红豆近年来完成了从生产经营型向创造运营型转变。
2008年开始,红豆就加快了集团转型升级的步伐,加速实现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一手向研发设计要竞争力,一手向品牌要效益,建立完善的连锁专卖体系,走品牌化经营道路,打造属于自己的“微笑曲线”,双管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提升品牌来实现转型升级。
“我们从原来的生产经营型转到创造运营型,把原来的工程中心作为样板工厂,剩下的全部外包。我们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在研发设计上,前端是创造,后端是运营。红豆集团牢牢抓住了创新的三要素:人才、平台、投入,创新能力迅速提升。”周海江说。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