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276家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54亿元,同比下降10.26%,累计利润总额4.8亿元,同比下降42.29%。276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中,亏损企业达71家,同比增长102.86%,亏损额达2.0亿元,同比增长113.32%。行业亏损面为25.72%,比2011年同期增加了16.87个百分点,近四分之一的规模以上企业均处于亏损状态,行业亏损深度更是高达41.25%。
而从行业赢利能力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276家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毛利率仅13.46%,同比下降5.58%,人均利润8千元左右,同比下降35.89%;平均销售利润率3.12%,同比下降35.70%;成分费用利润率3.22%,同比下降36.89%;资产利润率 1.50%,同比下降42.87%;净资产收益率6.67%,同比下降43.44%。行业各项赢利指标均呈现同比大幅下滑状态,行业总体赢利能力明显下降。
偿债能力较好
今年1月-6月,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的偿债能力总体上较为合理,但仍有提升空间。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276家规模以上企业资产负债率55.17%,低于60%的资产负债率“红线”,同全国多数行业水平相近,同比下降0.81%。二季度行业资产负债率有小幅上升趋势,利息保障倍数为3.64,处于利息保障倍数标准值区间,行业长期偿债能力相对较好。
但相比2011年同期,行业利息保障倍数仍有明显下滑趋势;产权比为1.23,接近1.2的标准值,企业资本结构比较合理、稳定,但5月之后,行业产权比开始呈现小幅下滑。
营运能力有待提高
今年1月-6月,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的营运能力总体上有待提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6月我国缝制机械行业276家规模以上企业总资产周转率 0.96%,同比下降11.16%;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48,同比下降9.52%;产成品周转率为9.99,同比下降25.06%,各项指标同比大幅下滑,行业营运能力有所下降。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一窥今年上半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营运绩效的整体发展现状,行业成长动能不足,效益大幅下滑,亏损面进一步扩大,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相对较好,但也都呈现明显下滑态势,行业整体营运绩效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行业赢利能力的提升更是刻不容缓。目前,我国缝制机械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调整期,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与推进,市场对于量的需求将很难再有大的突破,而产品结构调整、品牌竞争、运营绩效提升等问题将成为业内企业关注的重点。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