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第八届中国国际再生聚酯会议 再生纤维行业出路何在?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2日

对于胡亚珍来说,这次上海之行,总算是缓解了她的些许焦虑。在9月12~14日由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和中国化纤总公司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再生聚酯会议上,她在会场上利用花名册为自己的产品——PET瓶片,找到了几个意向买家。胡亚珍所在的吉林省辽源市全鑫再生资源产业园有限公司在今年年初投资百万,开始生产PET瓶片。

其实,会场上并不是胡亚珍一个人焦虑,利润空间缩小,成为横亘在诸多化纤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正如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向东在大会上所讲:内外需疲软,造成企业资金链吃紧,棉花价格的拉动和支撑效应减弱,成本通胀未止,使得上半年再生化纤行情接连走低。今年上半年,化纤行业利润大幅减少,亏损迅速增加,1~6月,化纤行业实现利润总额72.65亿元,同比下降52.27%,行业亏损也迅速增加2.63倍。

先进产能并不过剩

只有落后的产能,没有过剩的产能,化纤企业需要扩大新的领域,做好产品的升级,去开发功能性和差别化的产品。

胡亚珍告诉记者,她的企业在年初上项目的时候是因为东北的瓶片生产商屈指可数,这样的话可以保证企业在区域的议价能力和竞争力。不过,东北再生聚酯行业的落后让她很无奈,产品很难在当地被消化。虽然她在会场找到了几个有意向合作的南方化纤企业,但是企业们还在犹豫:江浙地区的瓶片生产商已经遍地开花,为什么要花高额的运输成本从东北进货?

圣山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经理周洋则抱着调研的目的来参加本届再生聚酯会议。圣山集团准备向产业链的上游开展再生瓶片的生产业务,“如果公司自己做这块儿,可以控制终端产品的质量,也可以节省采购环节和流通环节的成本。”但他现在依然持着观望的心态:现在的经济形势不是很明朗,瓶片加工企业虽然遍地开花,但是没有形成大规模、高值化、资源化的再生利用,他希望在瓶片生产企业经过整合和转型之后,再做打算。

然而,有人已经上项目了。5月份,江阴市柏莱涤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2.5万吨聚酯再生功能性涤纶长丝项目正式开工,该公司工程师李宗存似乎并不担心产能过剩:“公司在上项目之前考察过一段时间,江阴周边地区的企业生产再生涤纶长丝的比较少,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商机。”

在安徽东锦化纤总工程师孙富强看来,只有落后的产能,没有过剩的产能,化纤企业需要扩大新的领域,做好产品的升级,去开发功能性和差别化的产品。

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国强更相信市场的力量。他认为,化纤行业的准入门槛比较低,虽然产能存在过剩,但不排除个别好品种畅销。市场竞争就是有本事生存,没本事淘汰,即使上了项目,若技术水平不高的话同样面临淘汰。

[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67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