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之前高价拿地的温州制造企业,以及专业房地产投资者,他们将面临极大的资金压力。该高管说,这些企业前几年通过互保等形式,挪用实业或贷款资金高价拿地开发,如今房产调控加上主业盈利能力差,一旦贷款到期,就会产生互保企业的连锁资金问题。
互保“加重”不良贷款
上述温州知名房企高管透露,之前在温州市发改委举行的月度经济情况分析会上,企业高度互保成为各方关注焦点。据上述银行资深人士介绍,互保已成为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
据了解,一般上规模的温州企业基本身处两三个担保圈,涉及几十个企业,谁都很难保证链条上一家企业都不出现问题。有些企业本身没问题,但往往是担保公司出现问题拖累他们。
郑晨爱认为,企业贷款压力比较大,往往存在被套房地产、资产缩水和投资亏掉,这种状况目前没法改善,估计会持续到明年,利息很高,盈利能力没有好转,甚至有的大企业也很难撑得住。同时,企业重组、股权转让也存在很大困难。
今年6月,一份官方调查报告显示,温州61%的民营企业认为资金紧张,平均资金缺口为22%,中小企业资金链仍遭受严峻考验。7月底,浙江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温州企业减产停产现象增多,全市399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60.43%的企业减产停产。
由于中小企业的可抵押物较少,而银行为了控制信贷风险,要求借款企业追加担保单位或企业法人、自然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
“降低银行不良贷款很难。”王维安称,十余年来,温州经济增长在全省排位靠后,近几年产业空心化比较严重,再加上投机资金活跃,一旦经济形势不好,民间借贷、联保互保反而起到负面的放大杠杆作用。在“温州人经济”的带动下,这张多米诺骨牌会从温州向外蔓延,产生债务紧缩连锁反应。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