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凉山州蚕业迎难而上、探路前行,走出了一条符合凉山实际的创新之路,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在抓领导、强支柱、打基础、兴科技、促增收等方面,勇于创新、注重实践,好思路、好模式、好做法层出不穷。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全州上下始终坚持“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一体化服务”的总体思路,采取政策调动、利益驱动、投入引动、科技推动、服务促动,多管齐下、常抓不懈、形成合力,蚕桑产业多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
基地规模全省第一。全州现有桑园面积38万亩,占全省桑园总面积的21.1%。
蚕茧产量全省第一。2011年,全州养蚕50.7万张,产茧44.1万担,占全省产茧总量的29.8%,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
蚕农收入全省第一。2011年,全州蚕桑综合产值达到20.56亿元,蚕农现金收入6.7亿元,蚕业为全州农民增收、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种生产量和质量全省第一。2011年,全州2个蚕种场生产优质蚕种93.26万张,占全省蚕种生产总量的58%,完成微粒子母蛾检疫111.9万张,一代杂交种成品检验80.7万张,成品检疫84.4万张,合格率均达到100%,连续多年成为全省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优质蚕种生产供应基地。
蚕茧质量全省第一。我州蚕茧粒茧丝长达1100米以上,上车率96%以上,解舒率70%左右,茧层率50%左右,生丝平均品位达5A50以上,是四川省优质蚕茧核心基地。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