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我们知道,这十年来,伴随着我国纺织行业的高速发展,也是纺织机械行业技术进步发展最快的十年。在此期间,中国纺机协会在引导企业技术升级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工作?
王树田: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纺织机械行业产业升级,是这十年来贯穿协会工作始终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推进企业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工作,中国纺机协会根据行业发展现状,按照国际先进技术和产品发展趋势,详细归纳纺织机械各类别产品技术创新和攻关目录,一方面引导和动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大力开发新产品;另一方面积极向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反映行业发展中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思路,争取国家给予政策和项目立项等方面的支持。
2004年初,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了要组织落实“十项纺织工业新型成套设备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项目”。在此后的几年间,中国纺机协会积极组织和引导承担项目的50多家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及项目验收工作,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十一五”期间,中国纺机协会通过主动与政府沟通,反映行业技术进步的强烈需求,获得了国家各级政府对纺织机械行业的极大关注。2007年,国家科技部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中设立了一个“新一代纺织设备”专项,并由中国纺机协会负责牵头组织实施。至2010年底,该项目全部通过验收,并投入产业化生产。十年来,列入各项国家级项目的纺织机械项目达200多项。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渐完成,中国纺机协会在引导行业技术进步方面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在行业中的地位逐渐显现。
记者:如何把会员单位组织到一起共同进行技术攻关是考验协会组织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方面纺机协会有哪些可以分享的经验?
王树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时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需求、国家产业政策和国际国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的信息,因而迫切要求提供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长期以来,协会在这方面重点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加快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包括技术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坚持市场化运作;加强行业标准管理工作和质量检验检测工作的规范管理;牵头组织专家开展咨询服务活动,为企业进行创业辅导、信息咨询、技术创新等服务。二是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创新。着重推进行业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开展重大技术创新的联合研发,以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创新合作中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着力推进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建立合作创新的风险分担与收益共享机制,使企业获得持续的创新能力。2009年9月,在协会的牵头组织下,“新一代纺织设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诞生,今后还将继续组织各类设备的创新联盟体系。
为企业争取国际话语权
在纺织机械产品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中国纺机协会组织企业积极参与,从而在国际纺机业界有了更多的发言权。特别是通过举办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大大提高了我国纺机行业的国际地位,提升了我国纺机产品的国际知名度。
记者:我国纺机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特别是借助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这一巨大的平台,中国纺机行业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您如何评价在此过程中中国纺机协会所发挥的作用?
王树田: 十年来,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我国纺机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纺机出口逐年增长。2002年,我国纺机出口只有3.57亿美,到2011年,我国纺机出口已达22.45亿美元;另一方面,在纺织机械产品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中国纺机协会组织企业积极参与,从而在国际纺机业界有了更多的发言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促成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与ITMA亚洲展览会的联合行动中,中国纺机协会起到了关键和主导作用。经过艰苦卓绝的谈判工作,终于达成了国际纺机业界两大展会的强强联合。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从2008年起已经连续三次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展览会的成功举办,大大提高了我国纺机行业的国际地位,提升了我国纺机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国内纺机生产企业与国际著名纺机生产企业同场竞技,在企业文化、形象设计、客户管理方式以及经营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收获。另外,通过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国际性展会,让更多的欧洲知名纺机制造企业更加了解中国及亚洲市场,进而吸引他们到中国来投资建厂,逐步把中国打造成为全亚洲的纺机生产基地,甚至有可能成为世界纺机生产基地。
除此之外,中国纺机协会还组织会员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参加境外的各种展会。这些行动都为大力宣传和推广我国的纺机产品,树立我国纺机行业在国际纺机业界的良好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未来工作从四方面着手
行业协会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行业的有序、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纺织机械行业要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我国建设纺织强国提供坚实的装备支持,今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纺机协会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组织和协调行业工作的重要职责。
记者: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国纺织行业实施《建设纺织强国纲要》的关键之年。中国纺机协会在指导行业企业技术进步和完善协会服务上将要开展哪些具体的工作?
王树田: 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纺机协会的工作将会将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做好“十二五”规划科技项目的指导和落实工作,推动行业健康发展。2011年初,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发布了《纺织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其中包括重点发展8类高端纺织技术装备,加快50项纺织机械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积极推广7个领域中的38项纺织机械先进适用产品和技术,即“50+38”项目。针对“50+38”项目,中国纺机协会已经分门别类地以不同形式组织相关企业进行攻关,并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行业发展状况,争取国家政策支持。2011年,纺机行业还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到“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示范工程中,并得到政府在政策、资金上的大力支持。目前,苎麻机械项目、数控化针织加工项目等两个“数控一代”纺机设备重点项目已经启动,这两个项目与“50+38”项目相互吻合。其中,“数控一代”苎麻机械项目已成立了由7家单位参与的“新型芝麻工艺技术装备创新联盟”,构建起了一条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链。二是在推进行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中要有所作为。长期以来,我国纺织机械行业一直处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低端,虽然近年来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差距仍然十分明显。推进纺机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是当前纺织机械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协会要积极研究行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思路与对策,引导企业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三是规范协会服务内容,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平台、市场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三大平台为企业服务的作用。四是全面提高协会工作的综合能力,做好会员管理、专业委员会管理的制度化,统计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系统化和各项服务的专业化等工作。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行业协会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行业的有序、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纺织机械行业要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我国纺织建设纺织强国提供坚实的装备支持,今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纺机协会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组织和协调行业工作的重要职责。在过去的十年间,我们积累了许多为行业企业服务的经验,今后我们将一如继往地秉承“企业离不开,政府信得过,行业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办会宗旨,真正把协会建设成一个企业需要、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社会组织。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