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阿迪达斯等企业搬离中国 代工企业深陷泥潭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6日

然而,浙江代工企业面临的现状在全国并不突出。“目前,广东、江苏两省遇到的问题比我们更加严重、更加突出。”据张汉东介绍,代工业务分为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从设计研发到加工制造再到品牌营销的所有环节,一般贸易涵盖了较长的产业环节,而加工贸易涵盖的产业环节较短,比较单一。广东省的代工业务即以加工贸易为主,一般贸易只占两成。比如苹果公司把很多元部件提供给富士康,由富士康帮助他们进行组装,加工完以后,成品再回到苹果公司,这就是一个以来料加工为主的简单的加工制造过程。而浙江省的代工业务中一般贸易却占了8成,加工贸易占了2成。比如一家纺织企业接到国外的订单以后,首先要去购买面料,组织加工,然后交货,从最初生产布料到印染到接下来的裁剪、缝制都是在浙江完成的。浙江省的加工贸易很多以这种进料加工为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管是哪种加工方式,代工都遇到了比较大的冲击。只是广东、江苏比浙江遇到的问题更大一些。”张汉东介绍说。
  外企迁徙高峰
  像阿迪达斯、耐克、彪马等服装企业对于劳动力成本都是比较敏感的,这些企业把劳动力成本控制在20%至30%之间。张汉东说:“你可以看到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阿迪、耐克的生产基地就像候鸟一样,根据各地生产成本的变化,不断地关闭和迁移。”
  阿迪达斯追求的是成本优势,其生产基地最早设立在欧洲,随后转战至相对生产成本较低的日本,接着是韩国和中国台湾,然后又是中国大陆,经历了候鸟一样的迁徙路径。
  对这些外资企业来说,目前选择撤离中国,就跟它们当年选择来到中国一样,都是出于成本因素的考虑,其中劳动力价格是最主要的要素。机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的人力成本已经开始超越东南亚国家,特别是利润较低、相对简单的产业。在低端市场,中国以前靠的是价格上的优势,现在泰国、马来西亚的人工成本略低于中国,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这些国家的人工成本只有中国的二分之一;而缅甸、老挝,劳动力价格连我们的三分之一都不到,非洲也是一样,整个非洲的劳动力成本都比我们便宜。很多跨国企业将工厂向东南亚、南美洲甚至非洲这些比中国发展滞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而相对复杂的制造业,有一个产业配套的问题,很多跨国公司也提到一些新兴市场和国家的产业链配套不如中国大陆。在员工素质方面,中国大陆有一大批熟练工,是许多新兴市场和国家无法比拟的。“国际产业转移是一个趋势,但不是一天之内就能完成的。中国大陆仍然有着明显的优势。”张汉东认为,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下,大批代工企业过去以数量扩张、规模扩张,以价格竞争为主的发展模式已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代工企业艰难爬坡
  目前,代工企业正处于一个爬坡或者转型的阶段。
  “浙江工业的外向度很高,工业产品很多都用来出口,出口产品的形式除了自主品牌,就是大量的代工产品。”张汉东认为,当代工遇到问题并不代表产业就不能发展了,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也是浙江外贸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和土地优势渐渐消失的情况下,代工企业也应该考虑转型升级,积极走出去,利用全球资源,努力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本土的跨国公司。”
  然而,要真正走出去,打造本土的跨国公司,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据了解,目前整个国际贸易当中,订单式的生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和订单式生产相对的是自主品牌拓展的形式。张汉东认为,“很多在国内知名的品牌,要获得全球的影响力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要提升产品质量,进行自主创新,注重保护知识产权,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
  

<<上一页[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11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