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为何今年库存消化如此神速?美邦服饰的回答是,2012年上半年公司直营终端零售体系保持了22%的增长,为有效降低存货规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为了控制存货规模,新品采购同比下降29%。截至2012年6月末存货较年初下降8亿元,其中:老品销售带来库存减少10亿元,新品仅增加2亿元(新品生产入库16亿元,销售出库14亿元)。这使企业在有效控制库存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新品毛利率及充足的经营性净现金流。
此外,对于40位股权激励对象离职的质疑,美邦服饰解释,公司部门总经理级及以上管理人员总数始终稳定在300人左右,2011年离职率为9.3%,2012年至今为止离职率为10.9%,在服装零售行业内始终维持着较为合理的水平。40位股权激励对象离职情况,其发生在2010年10月到2012年9月这两年期间,平均每年离职率约11%,并无异常。“公司的解释应该是可信的。”昨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表示,一般服装行业是销售款到账、产品发货后才确认收入,否则违背会计原则。审计美邦报表的是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应该不会出大的纰漏。不过,这位研究员也表示,即便美邦的库存下降到17.5亿元,也仍不低,还需要进一步消化。作为一家快时尚公司,公司的流动性管理至关重要。
大跌使社保基金中枪
昨日美邦服饰一跌,受伤的总是投资者,其中包括社保基金107组合和多只证券投资基金。今年半年报显示,社保107组合持有美邦服饰385万股,为第七大股东;此外,前十大股东中还有7只基金,第三大股东华安策略优选持有1737万股,第四大股东博时新兴成长持有1273万股,其余5只基金持有270万-450万股不等。昨天美邦服饰股价下跌1.16元,上述机构持股市值下跌近6000万元。
[门店探访]
美邦门店人气冷热不均
□晨报记者华笑丛实习生龚澄洁
昨日,记者顺着南京路步行街,来到美特斯邦威旗舰店。一路上,好几家知名国外时尚服装品牌比邻而开,人气颇旺,美特斯邦威旗舰店的客流量也不算太逊色。五层楼的店里,记者未见到有大量促销或打折的景象,店里顾客以年轻人为主。记者试图采访旗舰店两位负责人,但得到的却是充满警惕的眼光和统一口径:公司规定对于销售、运营等情况不接受任何采访。
徐汇区,记者走访了两家美特斯邦威门店,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记者在田林附近的一家美邦门店观察了将近一小时,进客人数为零,50平方米左右的店内,显得狭小拥挤。店内人员表示这家是加盟店,最近做得不是很好。
南站某大型购物中心的美特斯邦威专柜上,很长时间也不见顾客,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售货员告诉记者,最近销售业绩普遍不好,专柜做得好的可以做2万多,但是他们没有做到。另外过几天可能有打折活动会推出,或许对业绩会有些帮助。
高库存重压,不只是美邦一家
周成建、邱光和等本土服装业大佬财富大幅缩水
□晨报记者刘畅
美邦服饰的尴尬只是眼下服装业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消费下滑,服装行业普遍忍受着高库存重压。
美邦服饰昨天虽然发公告对高库存锐减给出解释,但昨天申银万国发布的研究报告依然认为,该公司三季度库存仍有增加的趋势。
受高库存之苦的还有李宁公司。2012年上半年,李宁公司净利润为0.44亿元,同比减少84.9%,业绩严重下滑。为清理库存,上半年李宁公司总共关闭了900多家分店,可是库存高企的情况并未在半年报中改善。今年上半年,李宁公司的平均存货周转期从2011年的73天上升到95天,而在2010年,该数字仅为52天。回顾前段时间,意图冲刺A股上市的海澜之家,也是因为极高的库存,被证监会打了回票。同为A股公司的森马股份,其库存也在今年中期达到14.7亿元,且并未出现美邦的拐点。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