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快时尚品牌:美特斯邦威遭遇库存门事件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8日

尽管美邦的高层一直称库存仍在正常范围,但实际上,公司也在想尽方法积极消化库存。2011年起,公司计划在城郊或二三线城市开300家左右的折扣店,用于消化公司库存。

研究员:澄清可信,但库存仍高

美邦服饰显然第一时间关注到了质疑声。在15日临时停牌了一天后,昨日,公司发布了4000字的澄清公告,称媒体的质疑是严重失实。

美邦服饰称,服装行业由于零售季和配发季不匹配,为了满足销售所需,在零售周期到来前公司根据加盟商期货预订合同进行产品预配是本行业基本的运营模式。个别报道模糊了服装行业的基本运营模式,仅以公司进行预先配发便推测公司“涉嫌财务造假”极不负责任。针对有报道称,公司将2013年货品提前发给加盟商,而“真实情况是,这批货仍压在仓库,并没有发到加盟商手中”。美邦服饰回应:“事实上,2013年首期货品尚未入库,根本不可能进行ERP出库和确认收入”。并强调“对于加盟货品配发的业务流程及账务处理,公司有严格的内控制度。”

那为何今年库存消化如此神速?美邦服饰的回答是,2012年上半年公司直营终端零售体系保持了22%的增长,为有效降低存货规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为了控制存货规模,新品采购同比下降29%。截至2012年6月末存货较年初下降8亿元,其中:老品销售带来库存减少10亿元,新品仅增加2亿元(新品生产入库16亿元,销售出库14亿元)。这使企业在有效控制库存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新品毛利率及充足的经营性净现金流。

此外,对于40位股权激励对象离职的质疑,美邦服饰解释,公司部门总经理级及以上管理人员总数始终稳定在300人左右,2011年离职率为9.3%,2012年至今为止离职率为10.9%,在服装零售行业内始终维持着较为合理的水平。40位股权激励对象离职情况,其发生在2010年10月到2012年9月这两年期间,平均每年离职率约11%,并无异常。“公司的解释应该是可信的。”昨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表示,一般服装行业是销售款到账、产品发货后才确认收入,否则违背会计原则。审计美邦报表的是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应该不会出大的纰漏。不过,这位研究员也表示,即便美邦的库存下降到17.5亿元,也仍不低,还需要进一步消化。作为一家快时尚公司,公司的流动性管理至关重要。

大跌使社保基金中枪

昨日美邦服饰一跌,受伤的总是投资者,其中包括社保基金107组合和多只证券投资基金。今年半年报显示,社保107组合持有美邦服饰385万股,为第七大股东;此外,前十大股东中还有7只基金,第三大股东华安策略优选持有1737万股,第四大股东博时新兴成长持有1273万股,其余5只基金持有270万-450万股不等。昨天美邦服饰股价下跌1.16元,上述机构持股市值下跌近6000万元。

[门店探访]

美邦门店人气冷热不均

昨日,记者顺着南京路步行街,来到美特斯邦威旗舰店。一路上,好几家知名国外时尚服装品牌比邻而开,人气颇旺,美特斯邦威旗舰店的客流量也不算太逊色。五层楼的店里,记者未见到有大量促销或打折的景象,店里顾客以年轻人为主。记者试图采访旗舰店两位负责人,但得到的却是充满警惕的眼光和统一口径:公司规定对于销售、运营等情况不接受任何采访。

在徐汇区,记者走访了两家美特斯邦威门店,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记者在田林附近的一家美邦门店观察了将近一小时,进客人数为零,50平方米左右的店内,显得狭小拥挤。店内人员表示这家是加盟店,最近做得不是很好。

南站某大型购物中心的美特斯邦威专柜上,很长时间也不见顾客,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售货员告诉记者,最近销售业绩普遍不好,专柜做得好的可以做2万多,但是他们没有做到。另外过几天可能有打折活动会推出,或许对业绩会有些帮助。

高库存重压,不只是美邦一家

周成建、邱光和等本土服装业大佬财富大幅缩水

美邦服饰的尴尬只是眼下服装业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消费下滑,服装行业普遍忍受着高库存重压。

<<上一页[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25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