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服装打折潮
与去年相比,今年不少品牌秋装一上市就开始打折,甚至推出折上折的活动,借此吸引消费者。
一般来说,年首岁末或季节转换之时正是传统服装业的淡季,低价清仓已成常态。但是今年的打折潮与往年大为不同,不但来得特早,而且来势之凶猛前所未有。打折潮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近日,笔者对福鼎服装业进行了一番深入调查。
爱逛街的福鼎市民许小姐发现,从7月份开始,福鼎不少服装专卖店里琳琅满目的夏装就高高挂起了“特价”和“低价”的清货招牌。而在巴黎春天、中山时装街等大商场,众多品牌服装也纷纷加大打折力度,从5折到8折不等,部分品牌甚至低至两三折。
“打折季至少提前了1个月,就连上市没多久的新款,打折力度也很诱人。”自称购物狂的许小姐很是开心。
“一些新款秋装上架后不久,就打到了六七折,等10月份冬装集中上市,折扣还要加大。”福鼎宏利时装商场负责人陈先凌表示,随着网购时代的兴起,许多80后、90后的消费群体都喜欢上网购物,不但价格便宜而且方便。陈先凌表示,这给传统的服装店带来很大冲击,虽然品牌服装经销商一般会与厂家签协议,要求当季的服装不能上网售卖,但实际上很难控制得了。
疲软市场“伤不起”
福鼎宏利时装商场是闽浙边界最大的女装集散地之一,集中了大大小小数百家商铺。虽说店铺是密密匝匝的,但顾客却三三两两,前来选购的消费者见不到几个。大多数商户的店门和橱窗上最明显的位置都摆出了降价打折的广告。
淑女精品女装店内,一位经营自主品牌女装的王姓店主提起最近的销售,连呼“伤不起”。往年他给批发商的拿货价是3折。“今年的秋装新款,我直接降到了1.5-1.8折。没办法,要走量。”王老板告诉笔者,今年的服装原材料、人工和物流成本其实都有所上涨,但因为旺季不旺,产品定价不敢提高。
“往年这时候,每天起码有20个左右的客人来选购,可是最近,每天前来光顾的客人平均不到10个。”在韩派服饰城,一位周老板告诉笔者,他主营的品牌T恤平时的零售价是110元,现在特价100元2件。“卖一件还要亏10多元,但是不卖又回笼不了资金。”周老板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他这间30平方米的铺面,一年租金要18万元左右。“我一睁眼,每天的最低开销也要500多元,你想想看我的压力有多大?”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