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秋装一上市就现“打折潮” 服装企业利润缩水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9日

据福鼎市工商局统计显示,目前福鼎市鞋服零售店总数为1265家。截至今年8月底,新增鞋服零售店155家,注销127家,平均1天多就有1家店铺关门;在2011年,新增280家,注销323家,平均2天就有1家店铺关门;而在2010年,新增鞋服零售店278家,注销209家,平均3天多才有1家店铺退出市场。与此同时,今年在福鼎经过注册的品牌鞋服专卖店仅有5家。

服装企业利润缩水

商户如此,服装企业日子也不好过。

王广都,在福鼎市区经营着一家外贸品牌女装企业。这家企业年产服装十几万件,主要出口到非洲、南美洲。上月初,王广都去了一趟里约热内卢,南美洲服装展销会的冷清现场,让从事了近10年服装外贸生意的王广都挺担心的:“估计今年公司利润要下降一半。”

受欧债危机影响,国外客户订货时变得更加谨慎小心。“原来我们一季做10种产品,但是现在最少得有30种产品才能保住原有的利润,因为不少服装的单价下调了20%。”

王广都说,相比之下,今年非洲市场还算稳定,但是她周围一些主营出口意大利和西班牙业务的服装企业就很难接到订单了。

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国外市场消费乏力直接导致了传统服装业的库存加大。

“因为流行趋势、资金流通等各方面的原因,服装业积存时间最多1年。”一家企业的负责人杨先生告诉笔者,“今年服装企业财务资金吃紧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高库存又占用了大量的财务资金,导致财务成本大幅上涨。”

“一些抗风险能力不足的企业很容易被高库存压死。”福鼎市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黄家湖告诉笔者,而且这些过季商品,还在不断贬值,进一步克扣了企业的现金流。

在黄家湖看来,尽管服装与其他行业不同,很难做到“零库存”,但从深层来看,今年库存量的激增凸显了不少企业薄弱的管理能力。“受到整个经济大环境震荡的影响,一部分不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而推崇‘销售最大化’的服装企业,因为没有准确的市场预算和合理、高效、准确的统筹规划能力,导致企业无法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

控库存“八仙过海”

在业内专家看来,高库存背后是服装企业在品牌定位、设计理念、销售渠道上诸多问题的综合反映。疯狂打折带来短期销售高峰的背后,服装品牌的边际效应却在递减,并且很容易损害品牌形象。合理控制、预防高库存的产生远比如何消化库存更具战略意义。

“现在是冰火两重天。”黄家湖说,对于服装企业,今年是2008年以来最困难的一年。但也有部分企业因为及时搭上了电子商务这趟快车,因而发展势头强劲。

福鼎龙田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自从去年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后,今年公司同期线上销售获得了近150%的利润增长。

许多商家表示,随着网购时代的兴起,一些价廉物美的二、三线品牌服装在网上已可方便购买。因此,作为实体店,只有走中高端品牌道路,并形成整体商圈,为消费者打造一个良好、舒适、方便的购物环境,才能吸引消费者。而且,与网络商店相比,服装实体店已经失去了价格优势,只有提高服装店的个性化服务水平,打造专业化的销售团队,实体店才有希望拥有立足之地。

<<上一页[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59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