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家纺专区 >正文

平稳向前 家纺行业近十年发展历程回顾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9日

2007年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国家纺产业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利:党的“十七大”的召开,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步入第二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各项举措进一步落实,我国结束入世五年的过渡期后,各领域进入全面开放状态。中国家纺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品牌建设稳步推进,终端渠道全面开花,家纺文化深度拓展,展会经济如火如荼……

点评: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感到一些隐忧,中国家纺企业开始步入“双高”周期,即“高成本、高风险”。针对次现状,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了“双提高”策略:提高品牌贡献率和科技贡献率。2007年,中国家纺行业继续围绕创新、品牌、协同、文化、危机“十字方针”,进一步引导行业企业的发展方向。

2008年行业步入展望 史无前例变革

2008年,正值家纺业向第二个过渡阶段的展望之际,一场始料不及的全球金融危机乱了大部分家纺企业的阵脚,许多企业表现得异常冷静,没有大张旗鼓地渲染,而是潜心研究家纺经济走势。很多企业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变革,诸如梦兰启动产品“下乡计划”,奥坦斯开展“股东合作”式营销,杜邦设立“社区专营店”等等。

点评:2008年,我国家纺企业有不少专业品牌,但是缺乏大众品牌,正在经历由专业品牌向大众品牌过渡的阶段。伴随着消费方式的演变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不少老牌面料企业转型为家纺企业,还有不少新生力量以OEM的形式闯进家纺行业。科技含量低造成了行业的低门槛。

2009年,中国家纺企业在如下三个方面持续加大创新力度,实现更大突破:一是构建更具活力的创新型组织,成为全员的共同追求,使创新成为企业永恒的主题;二是强力推进以节约经济、循环经济、清洁经济、安全经济、高效经济为特色的自主创新;三是推进家纺技术的自主创新,巩固和扩大中国家纺在世界同行业的领先优势。

点评:没有哪一年像2009年这样,宏观环境对家纺产业的影响如此深刻,金融风暴、贸易保护、家纺下乡、质量抽检……纷繁的事件让家纺产业经历了多重考验和磨砺后,从低谷到波峰、从颓势到崛起,家纺经济的复兴时代已经到来。

2010年首提跨界合作 成立产业联盟

在2010年的中国国际家纺展上,家纺协会推出诸多创新举措,其中以协助家纺企业与家具、家饰、室内设计企业进行跨界交流最为抢眼。在11月举办的功能性家纺会议论坛上成立了一个由化纤、棉纺、印染、家纺4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产业联盟。联盟有两个意义,一是企业通过联盟形成产业链,促进共赢;二是联盟可以使企业从财力方面和人力方面加大产品开发创新力度。

点评:家纺跨界合作通过与家具企业一起设立生活体验专区为消费者再造生活场景,推动家纺行业渠道的创新,该举措加强相了行业的交叉和衔接,通过一体化的营销渠道和统一的经营思路等举措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协同,实现共荣共赢。

2011年,家纺行业“同质化”现象大有改观。一方面是政府、企业更重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企业越来越倾向于设计创新,不屑于模仿和抄袭。在中针会和中国国际家纺展上,大多数家纺品牌都以原创产品向业界展示着设计力量和自我创新的实力。8月,由中国纺织报社主办的2010~2011年度中国家纺品牌渠道建设高层论坛暨中国家纺品牌影响力传媒大奖颁奖典礼活动在沪举行,家纺行业第一个传媒大奖产生。

点评:2011年,对于家纺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将在5~10年时间里,完成从世界纺织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家纺行业也在科技战略、品牌战略、人才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下,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2012创意引领产业 数据逆流而上

为了进一步提升区域家纺产业的竞争力,很多地区打造了新的家纺产业园或者进行“二次创业”。产业园也改变了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家纺创意为基础,充分挖掘地方产业优势,重点发展家纺设计、面料研发等创意设计产业,积极推进家纺产业与创意设计产业良性互动。5月22日召开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1~4月纺织经济运行分析会上,家纺行业的数据成为一大亮点。当全纺织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速下滑明显,面临较大的运行压力时,家纺行业却仍然保持了主营业务15%的增长。

点评:家纺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是上半年最为重要的事情,它为家纺行业定下了发展基调,为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文化创意产业正使通州等地的传统家纺业呈现产值持续增长、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市场份额连续攀高的良好势头。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65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家纺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