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告期内色织布产品毛利率比上年同期下降9.65%,主要原因是随着欧债危机持续,市场需求复苏缓慢、国内外棉价差持续加大以及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客户向东南亚转移订单,公司市场及订单结构也根据市场情况作了相应的调整,导致毛利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公司报告期内主营业务2012年1-6月毛利率为7.42%,比上年同期数减少23.34%,系销售农副产品品种结构变化所致。
鲁泰并没有眼睁睁地看着行情下调,而是开始谋求新路子。
据研报显示,考虑到去年四季度的低基数,鲁泰色织布和匹染布新增生产线已在上半年5月投产,下半年起将有部分新产能释放。但由于欧美市场依然较弱,公司为消化产能,将继续着力开拓新兴市场,下半年订单质量和销售额上可能改善有限。
喜人的是,行业前方透出一些曙光。
据国金证券(15.64,0.51,3.37%)一位分析师说:“尽管日本和欧盟的市场和去年一样极其不好,但是也出现了缓慢复苏的过程,主要是美国,一丝丝暖意开始从那边传过来了”,“龙头企业的整体出口形势还是比一般企业要好,预计明年棉花的价格也会趋于稳定”上述分析师对明年的形势保持积极态度。
华孚色纺上下游均不得志
和鲁泰一样,华孚色纺三季报也低于预期,躲不过“寒流”。
国内棉价持续走低,且国内外价差增大,导致华孚色纺净利润大幅下降。
中报显示,华孚色纺H1收入27.92亿,同比下降0.84%;净利润0.51亿,同比下降78.78%,逼近公司5月业绩修正预告(下降50%-80%)的上限;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09亿,同比下降233.62%;每股EPS0.06元,同比下降79.31%;公司H1毛利率12.60%,净利润率1.83%,同比分别明显下滑7.30、6.74个百分点。
公司Q2营业总收入15.66亿,同比增长11.77%;净利润0.16亿,同比下降88.91%,超出公司业绩修正预告中对Q2的预期。
总体看,虽然公司Q2较Q1,收入出现回升,但利润额下滑明显。
对比一下海关总署2011年与2012年的纺织纱线出口数据,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去年总共出口947亿美元,而截至今年9月份,纺织纱线出口额为711亿美元,下降了25%。
主营产品为纺织纱线的华孚色纺当然受到不少影响。棉价下跌导致纱线下游客户“买涨不买跌”,纱线被迫降价销售;而内外棉花价差增大,导致产品成本相对抬升。华孚色纺收入仅微降,主要在于公司加强客户开发营销策略所致。
华孚色纺不仅终端产品受到降价危机,原材料也面临囤货困境,上下游不得志。
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64家纺织服装业上市公司的原材料合计高达80.99亿元。其中,有18家公司的原材料超过亿元,华孚色纺的原材料更是高达11.25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157.66万元,同比减少0.84%;实现净利润6,220.94万元,同比减少74.39%。其中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117.84万元,同比减少78.78%。
在抵抗外部压力下,华孚色纺积极练好“内功”,主要是通过加强品牌战略和策划营销亮点,同时开拓二三线品牌。
中银绒业库存压力小难得业绩尚佳
中银绒业在行业内是难得业绩增长超预期的一朵“奇葩”。
据2012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分别为12.09亿元、1.24亿元、1.55亿元、1.3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1.21%、186.83%、99.39%、97.89%。基本每股收益0.24元。公司同时发布2012年1-9月经营业绩的预告:预计2012年1-9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为43.53%-59.55%。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