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创新力度加强 引进国外时尚
2006年度举办的家纺盛展,无论是全国性的还是区域性的,都表现了极强的创新欲望。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家纺暨辅料博览会,不惜人力、财力和物力将世界家纺时尚风向标——法兰克福流行趋势第一次搬上中国舞台,我们从流行趋势中不仅学习到新的设计理念和思路,也学习到西方知名家纺企业的品牌运作经验。与此同时,家纺设计大赛深度推进、国外设计师集体来访……所有这些活动无不围绕时尚的主题,将时尚的内涵进一步升华、深化。
点评:在2月份举办的中国针织棉品交易会,给整个行业呈现出一场品牌集纳整合的“美”。海宁家纺博览会首次举办的家纺名牌产品评选会推介出一批海宁家纺名牌产品,还举办了海宁中国新农村家庭布艺装饰大赛、海宁中国软装饰造型设计大赛,这些活动都充分反映出“布艺名镇”的布艺文化特色。而在首届南通家纺展上,由南通市政府举办的“叠石桥杯·中国民族家纺设计大赛”更是体现了当今中国民族家纺设计水平。在浙江、广州等地举办的区域展会同样表现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创意。
2007年品牌建设推进 终端渠道开花
2007年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国家纺产业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利:党的“十七大”的召开,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步入第二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各项举措进一步落实,我国结束入世五年的过渡期后,各领域进入全面开放状态。中国家纺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品牌建设稳步推进,终端渠道全面开花,家纺文化深度拓展,展会经济如火如荼……
点评: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感到一些隐忧,中国家纺企业开始步入“双高”周期,即“高成本、高风险”。针对次现状,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了“双提高”策略:提高品牌贡献率和科技贡献率。2007年,中国家纺行业继续围绕创新、品牌、协同、文化、危机“十字方针”,进一步引导行业企业的发展方向。
2008年行业步入展望 史无前例变革
2008年,正值家纺业向第二个过渡阶段的展望之际,一场始料不及的全球金融危机乱了大部分家纺企业的阵脚,许多企业表现得异常冷静,没有大张旗鼓地渲染,而是潜心研究家纺经济走势。很多企业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变革,诸如梦兰启动产品“下乡计划”,奥坦斯开展“股东合作”式营销,杜邦设立“社区专营店”等等。
点评:2008年,我国家纺企业有不少专业品牌,但是缺乏大众品牌,正在经历由专业品牌向大众品牌过渡的阶段。伴随着消费方式的演变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不少老牌面料企业转型为家纺企业,还有不少新生力量以OEM的形式闯进家纺行业。科技含量低造成了行业的低门槛。
2009年追随政策获利 巩固扩大优势
2009年,中国家纺企业在如下三个方面持续加大创新力度,实现更大突破:一是构建更具活力的创新型组织,成为全员的共同追求,使创新成为企业永恒的主题;二是强力推进以节约经济、循环经济、清洁经济、安全经济、高效经济为特色的自主创新;三是推进家纺技术的自主创新,巩固和扩大中国家纺在世界同行业的领先优势。
点评:没有哪一年像2009年这样,宏观环境对家纺产业的影响如此深刻,金融风暴、贸易保护、家纺下乡、质量抽检……纷繁的事件让家纺产业经历了多重考验和磨砺后,从低谷到波峰、从颓势到崛起,家纺经济的复兴时代已经到来。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