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统计年报》曾统计过:2010年,在对国内39个工业行业废水排放调查中,纺织业年废水排放量达到24.55亿吨,处于行业第三,排放工业废水量巨大。大量纺织废水中携带的氨氮、COD(化学需氧量),造成自然水体污染。
公众研究中心、自然之友、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等环保组织发现,在纺织业污染记录中,大量登上“黑榜”的纺织企业是一些知名品牌商或零售商的下游供应商。如为GUESS、POLO、MARKS&SPENCER(玛莎集团)等知名品牌供应布料的浙江庆丰纺织印染公司,以及耐克、锐步、GAP等品牌的供应商———福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挑战玛莎集团环保A计划
“能否通过产业链最前端的大品牌或零售商,来撬动供应链去污?”今年3月底,绿色选择联盟开始与中外知名品牌商或零售商进行沟通。“我们通过前期调研,梳理出环境超标违规纺织品制造商与知名品牌间的供货关系,然后向这些大品牌商的CEO发出信件沟通。”公众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表示,邮件沟通往往是NGO走出的第一步。 邮件中,NGO首先阐明环保组织关注企业环境表现的初衷,列举出存在环境违规行为的疑似供应商名单,请相关品牌商或零售商帮助排查确认,希望他们能通过绿色采购,推动供应商改善其环境表现。
沟通是艰难的。尽管耐克、溢达、沃尔玛、H&M、Levi‘s、阿迪达斯、Burberry等少数大品牌商一开始就做出了积极回复,对供应商环境违规行为进行查询并推动解决,但绝大多数品牌商对NGO的邮件反应冷淡,或客气敷衍,或干脆置之不理。有一家大品牌甚至很傲慢地回复:我们不能回答来自学校、大学和专业人士等个体对我们业务模式的询问。
就连在环保方面一向高调承诺的英国品牌商Marks&Spencer(玛莎百货),这次表现也让NGO大跌眼镜。 已有百年历史的玛莎百货,是英国最大的跨国商业零售集团,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共开设了1100家分店。2007年,玛莎百货推出包括100个承诺的A计划,使其成为全球零售商中最为耀眼的绿色明星。这些承诺涉及到零售商所可能面临的环保、社会和动物福利等诸多问题。今年6月,玛莎集团公开表示,A计划成功实施,其已成为“全球第一家达到碳中和的大型零售商”,“百分之百循环利用废物”。
NGO却发现,两家分布在浙江的印染公司———浙江庆茂纺织印染公司和庆丰纺织印染公司,是玛莎百货在华二级供应商,存在屡次环境违规记录。在多次与玛莎集团沟通后,NGO得到答复:“(所反映问题)可能会被解决。”
玛莎到底会不会促使其供应商改进?含糊不清的回复让马军一头雾水。今年9月,绿色选择联盟与浙江当地环保组织一起,联合对其两家疑似供应商环境行为进行现场调查。
在位于浙江绍兴市袍江工业区的浙江庆茂纺织印染公司,当地环保组织温州绿眼睛了解到,自2003年投产以来,这家工厂多次发生废气污染事件,屡遭当地村民投诉。与印染公司一河之隔的斗门镇唐头村,村民指着厂区正在排放的烟囱,称“每天都有臭的味道”,“味道重的时候,有孩子会流鼻血、头晕”。
另一家位于杭州萧山经济开发区的庆丰纺织印染公司,从2009年起,连续三年被当地环保部门亮黄牌或红牌。一位长年在河边打扫卫生的市政工人称,一旦河流水位线下降,就可以看到庆丰直接排向黑水河的大管子,排量大时还能看到翻出来的水花。让当地居民头痛恶心的工厂排放刺鼻酸臭气体的问题,至今依然没能解决。 “作为世界主要的服装零售商,玛莎百货没有对染整供应商进行严格管理。”马军作出如是判断。
“品牌商未能及时回应,可能也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比如回复时间有限、内部信息传递流程多等。”绿色选择联盟工作人员称,他们始终没放弃,一直在网络上对相关品牌的供应链管理进行动态评估,督促对方作出反应。
“绿色采购”的曙光
到今年10月份,绿色选择联盟的沟通反馈表上,原先大片的空白,正在逐渐减少。作出积极姿态的大品牌商或零售商增加至17家,并促使国内222家纺织行业供应商与NGO进行了沟通,其中33家还开展了环境整改的第三方审核。
阿迪达斯是最早将环境管理向材料供应商延伸的品牌之一,并着手推动供应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坐落于广东中山市的中山国泰染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染整”),是阿迪达斯的材料供应商之一。与大多数印染企业一样,它自2001年成立以来,屡有环境违规行为,包括污水排放超标、得环保信用评级红牌等。
阿迪达斯曾给其下了最后通牒:能否顺利撤除环境违规记录,将直接影响到企业2012年第三季度订单。2011年底,中泰染整主动致电公众研究中心,表示就客户阿迪达斯的要求,将其2004、2005、2006年的环境不良记录进行说明。在品牌商和环保NGO的共同推动下,国泰染整目前已完成其污水处理厂的二期改造,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1000吨,是改造前的近7倍。
此外,广东溢达集团公司、沃尔玛、耐克、H&M、Gap等品牌也对绿色选择联盟,作出积极回应。
“服装生产过程的分包行为非常普遍,目前绝大多数品牌商最好也只能管理到自己的一级供应商,加上供应商也是多头供应,供应链清污模式依然面临着挑战。”马军对此并不回避,“我们希望在政府管理之外,让民间去推动纺织行业的供应链管理。”
去年4月,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接到举报,称凯大综合纺织(苏州)公司(以下简称“凯大”)“一直偷排印染废水,严重污染周边环境”,且因环保局“执法不彻底,并无多大改善,老百姓深受其害”。此前IPE的污染数据库也曾多次录有该厂环境违规记录,IPE随即与Nike作了沟通,Nike明确表示将促进凯大整改。
今年5月,凯大接待了来自Nike委托的第三方环境监督机构。原先的污水泄漏问题已得到解决,但凯大纺织对第三方机构所提出的“进一步提升其污水处理能力”、以及“对已污染河床进行清理”的要求,没有做更进一步的改进承诺。最终,它未能通过第三方环境整改审核,Nike也因此停止向其采购原材料。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