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来展会除了渴望订单,还要寻找可能影响市场的因素。
由此,我们试图在这样一次面向展会的亮相中,把企业身后的产业链做一番剖析。
至于如何剖析,我们最初拟定的方案不厌其多,原因是这条产业链的复杂性表现在它同时朝两个方向伸展:一是在纺织系统向上延伸一条“大内销”逻辑,二是在相关应用领域向下拓展一个“新利益”格局。哪个都没有参照系,哪个又都前途无量。
之前说产业用纺织品依赖进口设备,如今国内龙头纺机企业当仁不让地成为首选;之前说产业用纺织品要感谢国产高性能纤维大发展,如今后者的内销订单越来越倚重前者;之前说产学研尚待深入融合,如今相互身份置换带来奇妙的市场分配机制;之前说下游的绝对强势阻挡了产品推广进程,如今由自身不足引发的不良反馈警钟长鸣……
是抱着统计数据沾沾自喜?还是审视成长与时俱进?如果要选择,答案应当是后者。
非织造设备篇
场外忧思:各工艺之间互相渗透,向混杂化、复合化方向发展是当前非织造布技术的一个明显趋势,不同门类的研究、不同行业间的合作都在紧密加深。曾经有一种倾向被业内担忧,那就是纺机企业凭借设备优势进入制造领域挤占市场空间。可是常识告诉我们,做好专业分内的事情才是根本,超出游戏规则的尝试也是危险的游戏。
恒天重工 宽幅高效节能水刺线领风骚
从1994年我国引进第一条水刺生产线起,恒天重工就同步涉足非织造布设备的研发制造,相继推出热风、热轧、针刺、水刺、纺粘水刺、熔喷等成套非织造布设备。
恒天重工用最具前瞻性的市场判断力、几十年技术积累以及与国外公司的合作经验,目前已开发出产能1000kg/h以上的开清设备。幅宽水刺生产线在生产速度、产品克重、水刺头型式、生产能力等主要性能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虽然能耗和进口设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可价格只是进口设备的1/2左右,超强性价比无可比拟。
公司一方面注重设备可加工产品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大多采取模块化设计;另一方面注重提高设备的机电一体化程度,加大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使非织造布产品具有特定功能。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