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上涨成外企安家西南的最终诱因
“由于受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整体来看,当前东南亚、南非等地区具有较为突出的办厂优势。”谈及致使国外服装企业集体外迁的原因,河南省服装协会相关专家分析指出。
目前,东南亚、南非等地区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远低于中国。以部分东南亚地区为例,当前越南制造业平均工资为1000元每个月,而印度更低,大概折合人民币600元每个月。但是,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大概需要2500元每个月,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劳动力成本会更高一些。我们知道,服装生产加工企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占企业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除了劳动力成本这一因素之外,目前国内老年化加剧也是影响国外服装企业纷纷搬家的另一诱因。有专家预测:到2013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亿,到201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2.21亿,占总人口的16%,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老龄化的加剧带来的势必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削减,青壮年劳动力的成本不断加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向来以精打细算的外国服装企业显然无法有效把控劳动力成本,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除此之外,国内目前的经济环境和发展形势也是迫使国外服装企业“搬家”的重要原因。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仍然十分艰难,尤其是近两年纺织服装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人民币贬值,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巨大等等,这些客观因素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国外服装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他们的利益已经出现了严重缩水。所以,服装业外企“西南飞”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
“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国外服装企业选择‘搬家’也并非是一个十拿九稳的招数,毕竟在东南亚、南非等地区,因为贫富差距巨大,基础配套还不是很完备,隐性的成本还是很高。”该专家进一步分析指出,以南非为例,目前该地区除了人力成本很低外,其他方面并不占很大的优势。尤其是从种族隔离时代结束后,南非以及许多国际社会人士都为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彩虹国”建立而激动不已。但平等仅仅在政治层面上实现,而远未落实到经济层面。一方面,白人和外国投资者抱怨南非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劳动效率和社会秩序大幅降低,在南非投资变得无利可图:另一方面,南非政府和非国大又不得不面对黑人和激进工会群体越来越强大的压力,要求通过更强硬的手段,实现经济资源“平等分配”。这一矛盾使南非潜藏着巨大危机。
化“悲痛”为力量“中国名牌”或将诞生
“一方面,是选择退出苦心经营多年中国市场的外国服装企业;一方面,是中国依然不断上升的市场发展空间与经济形势。那些远迁到东南亚、南非地区的国外服装企业,对国内服装市场造成的影响和冲击,目前我们还无法准确的衡量。不过这一‘孔雀西南飞’在短期内造成了国内失业率的增加还是显而易见的。”谈及国外服装企业集体外迁对我国经济尤其是服装业带来的影响,该专家进一步介绍指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国外服装企业将加工制造企业搬离中国内地,造成了中国以服装制造而推广其民族符号的流失。但是,与此同时也是一次加剧国内市场竞争,培养民族品牌的良好契机。”
众所周知,外国服装的纷纷入驻,在几年前就对国内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得本土服装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部分公司尤其是小公司因此濒临破产,这种垄断中国市场,显然不利于民族企业的发展。而如今,国外服装企业纷纷外迁,显然为我们自己民族品牌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又加剧了本土服装品牌自身的竞争。而依靠自身完整的产业链、居高的占有率等客观条件都会使得中国服装企业依然能占据市场有利地位,从而激发我们本土诞生出更多我们自己打造的——“中国名牌”。
由此可见,国外服装企业“西南飞”,到底一次正确的博弈,还是一次失败的选择,这一切的一切都有待时间去检验。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