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丰田纺织庄志强谈汽车内饰行业发展方向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6日

作为内饰企业的丰田纺织,我们怎么看待整个未来发展和技术发展的方向?刚才那三个关键词对于内饰企业也很有针对性,所以我们归纳了一下自己技术发展的方向,应当用这四个词来概括:安全、节能、环保和舒适。

首先说安全,作为内饰及座椅企业,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在世界各地,包括欧洲及北美,各种各样的汽车安全法规、技术标准,都会有很深入的研究,当然,在中国,我们也会和标准机构做很多深入沟通,开发更新更好的汽车安全技术。

接下来有几个具体的例子,比如鞭打技术,中国的安全标准目前正在探讨这方面实用的可能性,我们在很早以前已经开发出了WIL的鞭打减轻安全技术,主要的目的是能够在(发生)追尾事故时减轻乘员颈部的冲击以及损害程度,刚才大家讨论了很多,在汽车事故中,追尾是非常多、非常频发的事故。

主动安全技术也是国内目前在很多地方关注的,对于主动头枕,我们也和丰田汽车一起,在2007年就发布了主动头枕技术,通过这个技术进一步缓解和减轻发生追尾事故时对人体的损伤和伤害。

节能是刚才讲到的技术发展的另一个主要方向,对于内饰和座椅企业来说,轻量化可能是一个主要的课题,这张图表介绍了我们在座椅骨架轻量化方面的开发和尝试,特别是新开发出的TB-NF110骨架,从材料到结构上做了很多研发,使得重量比以往同类产品降低了14%,大家也可以看到右下方这张表,我们会做更多努力,选择了很多车厂以及很多款车的座椅做比较研究,根据我们的位置设定下一个更高的轻量化目标,主要是通过座椅骨架连接点数,包括焊点和锚点,构成零部件的件数,通过降低件数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在内饰零部件方面所做的轻量化尝试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在门板等内饰材料上大量采用新型天然植物的材料;二是在发动机周边的一些零部件,包括进气气管、缸盖罩材料的选用上向树脂材料过渡,下一个图我们也结合内饰的特点,把轻量化产品主要结合在车身重心以上的位置,这样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降低燃耗,同时可以使驾驶具有更大的稳定性。

环境保护是近年来整个汽车产业当中最多提到的课题,无论是材料选用还是减排,都是围绕着环保来做,丰田纺织作为内饰企业,提出了自己的《地球环境宪章》,希望通过技术开发、生产活动、新工厂的建设活动和一些社会活动来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目标。

这里介绍了几个例子,一个是洋麻材料的开发,早在1990年,我们就开始把目光集中到生长周期短、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强、纤维强度高、材质轻特点的洋麻材料上,并且在2000年形成了商品,在门板上大量应用,主要方向,可能下面这两张图能够做一个很好的诠释,一是从原来的以石油产品为起点的消耗性循环上逐渐转变成以洋麻等产品为代表的天然植物为起点的循环型生产和发展上,以此实现整个内饰生产的环保。

我们在洋麻材料开发上做了很多工作,包括过程和工艺,具体来讲包括种子的开发、栽培、收获、干燥、纤维加工、制版,到最终形成产品。

在材料开发的同时,我们也在加强工艺上的研究,这里大家可能也比较清楚,内饰材料通常是这样的加工工艺,一是板材,通过热压成型形成要求的形状;另一个是板材上有很多树脂件,通过铸塑形成,最后通过黏结剂达到最后的总成,在这里我们开发出的新工艺是实现板材和树脂的一体成型,以此达到这样几个目的: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投资,最终也可以因为树脂件的结构和尺寸减小而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归纳起来,我们对全球洋麻以及洋麻类产品,包括黄麻、棉花等产品的储量、生长量以及生长周期做了分析,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更多开拓这些天然植物的材料,同时也对生物制药技术做更多开发,最终目标是实现汽车内饰零部件中百分之百的植物化。

最后一点,舒适是我们作为内饰企业特别的技术发展方向,我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模拟、解析、人体工学方面的分析为乘员及驾驶提供更舒适的空间。

接下来也会介绍两个比较具体的技术,比如汽车中的隔热技术,大家知道,内饰材料有这样一些特点:表面积比较大,热损失影响也比较大,针对这样的特点,我们会结合住宅当中的一些隔热技术,再结合汽车特点,共同开发出门板、顶棚、地毯方面隔热产品生产,有效降低整车及未来新能源汽车在空调使用中的能源消耗。

这是一个通风座椅的技术,特点是在座椅中配置小型高效的离心风扇,第二是使用具有优异透气性的面料,三是设计出疏密结构合理的泡棉构造。当然,这个技术成本并不是很高,但效果却很明显,在夏天,我们可以通过椅面以及靠背排风达到避暑降温的目的,在冬天再加上加热丝或加热器,排出温风,温暖肩部、颈部以及下肢,达到很理想的效果,目前已经在小型、经济型汽车上有所应用。

这样一些技术的发展,我们希望通过全球一体化的研发体制予以充分保证和实现,具体来讲,一些前沿性技术目前还是放在日本总部,一些产品开发,我们会逐渐全部过渡到地区研发总部,然后进一步加强各个研发总部之间数据以及信息系统的共享,达到全球一体化的研发目标。

为了这个目的,丰田纺织中国也在考虑建设一个全新的研发中心,会有更多新型高端设备的投入,包括实验和评价设备,完善和强化中国地区的研发功能,在目前,上海地区130人研发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计划在短期内发展到350人的规模。

最终,面向未来,我们有一个对我们来说很大很稳健的发展目标,我们希望在中国市场和更多主机厂、零部件企业一起分享中国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在我们得到迅速成长及发展的同时,未来在技术上能够作为内饰企业引领将来内饰产品及技术发展的潮流,实现移动空间、汽车社会的美好未来。

我的演讲内容就是这样,谢谢大家。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5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