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行洋说,他也很想享受国家棉花收储高价带来的利好,但国家收储只针对有400型设备的企业,小型棉花加工厂加工的棉花达不到收储要求,而周边这种小型棉花加工厂还为数不少。夏行洋所在的棉花加工厂到目前还没开工收棉花,而去年9月初就开工了。他说眼下没有利润,只能拖着不开工,等行情好有了利润再说。
在德州有87家拥有400型设备的棉花加工厂,他们加工的皮棉基本都用于交储,享受每吨20400元的较高收购价格。
今年新棉上市,武城的棉纺织企业开工情况并没有多少改观。山东武城德元纺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杨洪文说,德元目前的开工率在2/3,在周边就算很不错的了。夏津的棉花加工和纺织企业有很多停产的,100%都限产。去年同期市场情况就很好,去年都三班倒,今年普遍干两班。行情不好,大家都约束着产量,目前周边纺织企业的产量能占总产能的一半左右。
杨洪文说,今年国家收储价格定在20400元,这么高的收储价格对纺织企业没有什么好处,只能提高纺织企业的成本,加大企业生存难度。说是保护了农民利益,但却损害了工人利益。应该给农民补贴,让棉价随着国际市场价格走。现在国内棉纺织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跟人家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马俊凯表示,未来几个月,棉花市场肯定还是相对低迷。随着收储结束,明年4月之后,棉花价格可能回到每吨19000元左右。这个市场价格,对整个产业链来说,是比较平衡的点。再高,纺织企业不干;再低,农民不干。这是国内的棉价平衡点。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