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距离:服装企业与时尚产业有多远?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30日

在孙瑞哲看来,今后20年,中国时尚产业的重要命题是如何在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需求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定位自身的发展。把握大众时尚,才是真正把握时尚话语权。

时尚“芯片”尚缺

在诸多分析人士看来,缺乏创意是阻碍中国时尚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意附加价值的提升?

孙瑞哲指出,“中国的创意设计能力目前依然相对薄弱,创意人才孵化机制不够健全,也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缺乏系统的技术支持以及规模化生产能力的现实支撑。此外,对于创意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存在真空。”

要想突破这一瓶颈,孙瑞哲认为,首先是观念创新,加快与通信、出版、影视、音乐、广告等文化产业的融合;其次是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和智能化能带来可持续发展力和更灵活的交互方式;第三是平台创新,让传播创造更大的附加值,让中国品牌拥有更多的时尚话语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则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国的企业、产品存在低文化含量、高逐利倾向,根本文化源头不明确。”中国的工业化一定要走一条高度差异化的路线,时尚产业亦然。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地方政府已经有明确计划为时尚产业缺口打上“补丁”。 “上海市将从财力支持的角度专门增设两个专项资金,一是品牌的发展专项资金,鼓励自主品牌的发展以及老品牌、老字号的重塑和振兴,二是创意设计产业的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上海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健在论坛上透露。2011年,上海时尚产业实现了总产出1510亿元,同比增长了18.1%,实现增加值421.81亿元,增长了10.5%,高于GDP的增幅2.29个百分点,对于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2.76%。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9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