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衣是一个有很大增长潜力的产业,在中国市场要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上柜台,目前内衣行业在国内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有越来越多的风投公司想进入这 个行业。今年内衣行业整体来说比传统行业好得多,内衣行业的增长率高于整个服装行业的增长率。这主要是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 之前被压抑的需求开始得到释放。以前大家比较注重外观,如今的女性越来越注重内在美,特别是贴身、接触皮肤的东西,因为这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浙江内衣品牌梦纤娇的创始人鲁明也告诉记者:“梦纤娇面向的是美容院的高端客户,以调整型丰胸内衣为主。虽然价格要两三千元,但这个大众一般接受不了的价格,今年的生意却很不错。梦纤娇不走其他企业的薄利多销的路,从而使自己保持稳定的地位。”
在凤起路上的水中花内衣旗舰店里,记者看到过不了多久便有顾客进来。虽然这是一家新店,但营业员王小姐介绍,顾客进来的买单率还是比较高的。据杭州水中花内衣门店的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杭州30多家水中花门店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所增长。
在杭州一家百货商场里,“芬狄诗”内衣的销售员表示:“我们的品牌知名度不高,今年内衣销售不怎么样,而像古今这些品牌卖得比较好。对中高端客户来说,大的品牌往往更受顾客的青睐,像我们八月份的营业额大概在三四万元,古今就有十几万元。”
同个商场里,“黛安娜”内衣的销售员姚小姐告诉记者,做内衣销售很多年,给她最大的感觉便是内衣的销售越来越不错,每个月的营业额大概七八万元,三八妇女节的那个月营业额最高达到16万元,在十几平方米的小柜台能有这样的生意还算不错的。
据悉,从上半年以来,黛安娜的内衣产品价格区间越来越大,特价产品和新品的价格相差很多,更加迎合了不同消费者的经济承受能力。[page]
批发市场利润薄得可怜
和部分品牌内衣产品的热销不同,中低端内衣产品却遭遇到寒冬。
昨天,记者来到环北小商品市场,走访了几位卖内衣的商家,表示今年的内衣生意不如往年,一些店家还在网上新开了内衣店希望增加销路。
卖内衣的黄女士说:“主要是经济不好。前年内衣生意还好,去年不太好,今年没去年好,可以说一年不如一年。厂家也说,做了这么多年,今年是最不好的。从5月到现在我的店都在亏本经营。”
记者获悉,今年黄女士从广东进的内衣价格,和去年基本持平,今年棉纱跌价,人工成本上涨,两者扯平。不过今年零售客户比去年少了很多,导致批发也有所减少。“老白姓手头没钱,加上消费越来越理性,网上销售也分流了不少客户。”
另一位卖内衣的陈先生也坦言,今年上半年生意比去年同期少了40%,批发商和零售商都有所减少。利润更是低得可怜,批发一件内衣的利润只有0.4%-0.5%,能有0.7%已经算高了。
“今年整个内衣行业不太好,而摊位租金在一年年涨,加上市场人气不旺,批发的量很少。受网上店家增加影响,现在年轻人都在网上买内衣了,多是年纪大的人来这边购买。”
龙翔服饰城卖内衣的刘小姐告诉记者,今年内衣生意真的很差,这两天营业额加在一起也只有几百元,后面已经有一家卖内衣的改行开卖包的店了,她认识的只有一家卖内衣的做得还可以,但主要是老板做的时间长,老客多。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成本的日益上升,内衣价格的逐步透明化,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逐步提升,中低端内衣产品的份额会越来越遭到挤占。而中高端内衣的需求会越来越高,所占的市场份额也会越来越高,中高端内衣的增长率水平会超出中低端内衣的水平。
新一轮洗牌已经开始
薇哲内衣CEO梁枫告诉记者,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内衣行业的“口红效应”还是挺明显的,作为生活必需品,内衣一直卖得不错。“近几年我们通过市场调研发现,中国女性在逐步增加对内衣的投资,在内衣消费上追加了预算,这对整个行业是个利好。”
不过,对整个服装行业来说,毛利都有点往下掉,内衣行业也难以幸免。内衣行业的整体销售情况不错,但利润空间在不断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内经济形 势不太好,原材料、人员工资、运营成本上升,供应商价格提高,而行业进入者越来越多,加上去年保暖内衣的量出现井喷式增长,库存较大,给今年整个内衣行业 的运行带来了压力。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