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在品牌建设方面和国际有非常大的差距,现在中国做服装做的大的,他们都是第一代,做好一个品牌要经过几代人都不过分,这是正常现象。
武金祥指出,我国服装企业仍处于资本积累阶段,自身资金实力不足,无力维系抢滩海外市场的营销成本。据海尔介绍,在美国市场, 树立一个品牌至少要 1 亿美元, 这几乎是所有国内服装企业所无法负担的。 没有相当的规模,没有相当的知名度,就难以赢得海外市场。因此国内很多企业认为自己的发展时间短、底子薄,根本无法投入这么多的资金与知名品牌在国际化市场上一争高低,因而放慢了品牌国际化的进程。其实,进军国际化有多种方法和手段,并不是非要发展到极大的规模以后才可以进行。 可以借鉴行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缩短企业成长所必需的探索时间和经历。 如我国部分服装服饰企业在技术上已较成熟,为一些国际品牌贴牌生产, 已具备了进军国际化品牌的技术力量。如果在贴牌生产的同时进行模仿、 创新,创立自己的品牌, 再合理地运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宣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此同时,武金祥说,中国的服装行业和国际相比,现在发展到了什么样的阶段?还有多大的差距?这个问题非常大,这个跟国际相比,中国的服装行业还是一个初步成长的阶段,并不算成熟,从改革开放到现在20多年,中国的服装行业从粗放式的发展,到现在开始注重品牌的建设,关注消费者真正的需求,这个过程我觉得跟西方百年的发展历史来比,我们只是在成长阶段,所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