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何更好地获得市场青睐,毛宇纯表示,有实力的中国服装企业可以考虑“走出去”到更靠近西欧发达国家消费市场的东欧地区,“像波兰、匈牙利等国劳动成本也比较低,而且比西欧市场具有地缘上的优势,也节省了一部分运输成本”。
近年来,中国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综合成本不断提高,这也使得一部分国外订单转向东南亚国家等成本“洼地”。不过随着这一进程的推进,东南亚的制造成本也在水涨船高。
山东鲁泰的韩小英对记者举例说,像柬埔寨,总人口只有1400多万,劳动力的总体规模有限,只能承载一部分转过来的订单。“由于电子、服装等行业都看好当地的低成本优势,而当地产业工人的数量有限,现在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用工荒"。”
刘昕也据此认为,随着东南亚劳动力需求的逐年增加,未来或将制造出一波新的劳动力成本高企。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