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人民币升值压缩出口鞋企利润 纺织企业被动地承受汇率损失

来源:亚洲纺织联盟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2日

“未来,当人民币汇率对企业有利时,企业可以对期权合同行权;当汇率对企业不利的,企业也可以放弃行使权力,成本只是合同价格。”金融专家介绍。比如,某企业将在1个月后接受一笔100万美元的货款,便可向银行购买一份看涨的期权,并约定将来有权以6.3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价格卖出美元。如果到期后,人民币兑美元价格高过6.3元,则企业可以选择不行权,以损失期权费的代价到市场进行兑换;而当人民币兑美元价格低于6.3元时,企业可以以约定的价格将美元卖给银行,避免汇率损失。

加大进口提高产品附加值

不过,专家表示,金融工具并非解决汇率变化的根本,企业出口的商品整体技术含量不高,导致谈判能力不强,受到的价格波动影响也会较大。“趁人民币升值之际,更新技术,提高附加值才是长远之计。”

“今年花了300多万元从国外引进高端数控绗磨机,比预估的便宜了几十万元。以前依靠人工技术1天只能生产10多个产品,现在可生产100多个,效率提高了10倍。”引入先进设备,让泉州天智澳新机械厂尝到了技改的甜头,在大大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还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的产能与效益。

除了更新设备外,企业也可借机进口高品质原料。“国际鞋材与国内普通鞋材的价格差距,一双鞋也就人民币2元左右。”泉州某鞋材负责人介绍,但由于前者运用的是环保材料,因此可以大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使用进口鞋材的成品鞋,在价格上可以比普通鞋高出近10元。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90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