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展会报道 >正文

[第112届广交会]三期客商大降下滑10% 纺织品订单转移明显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5日

中国最大的服装出口商之一的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凌方才说,形势糟糕的时候,出口商的分化开始呈现。中小企业在行业洗牌中的陆续出局,订单和资源开始集中到大型出口商手中。这家公司今年1-9的出口额增长就超过10%。
  第一纺织网分析师汪前进表示,当前开工率的分化也印证了企业的分化,当前大型纺织服装企业的开工率普遍在80%-90%,而中小企业开工率仅仅只有五到六成。
  订单转移明显
  德国体育用品巨头阿迪达斯在今年10月关闭其在中国的唯一直属工厂,耐克等采购商在华的采购也在缩减。这些消息随即引发了外资代工厂迁徙的广泛讨论。
  “经济低迷使得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中低端的服装更受欢迎,日本和欧盟有不少订单转向了劳动力更为便宜的孟加拉、越南和柬埔寨。”张新民说。
  凌方才也表示,持续数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后,几乎所有的采购商都在要求生产进行转移,该公司也建议与之合作的工厂赴孟加拉、柬埔寨开厂。“现在增量部分基本来自海外工厂的贡献。”
  当前,一个车缝工孟加拉的月薪为48美元,折合人民币300元左右,而中国的这一工种月薪在2500-3000元。
  三杉集团人士在广交会期间也透露,在客户催促下,2011年已经在柬埔寨投资设厂,今年年底新工厂就将投产。除了劳动力成本差异这一因素外,规避关税也是产能转移的原因之一,从中国出口的商品,在日本要征收9%的进口关税,在美国要征收10%以上关税,但是东南亚多国可实现近零关税出口。“这10个点的关税,就是我们产能转移之后的利润。”
  汪前进说,对纺织服装行业来说,产业转移虽然是大势所趋,但就目前来讲,对各方仍然是心理影响大过于实际影响。孟加拉、越南等国由于人口有限,服装产能亦有限,当前这两国的年纺织服装出口额都在100多亿美金的水平,相对于中国每年2500亿美金的纺织服装出口盘子,转移的订单还着实有限。
  他预计,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会略有提升,目前只能各国纺织服装占美国市场约35%,在欧盟的市场占有率略有下降,但比重仍在35%左右。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40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展会报道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