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纺机新闻 >正文

太平洋纺机:大容量涤短设备满足市场需求

来源:中国纱线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5日

记者:目前该项目的运行情况怎样和未来贵公司还将实行怎样的推广计划?

刘俊:年产5万吨成套国产化设备目前已在国内建成二条产业化生产线,从目前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体现了较强的综合经济性,单线实际产能已达到155吨/日,熔体消耗为1.010吨/吨成品纤维,耗电量175kWh/吨成品纤维,设备综合能耗<125kg标准油/吨成品纤维。公司下一步将以此项目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契机,加大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重点突出产品综合经济性能,结合中国涤纶短纤维行业结构调整,为中国纺织工业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记者:对于贵公司而言,该项目的成功研发有哪些意义和价值?

刘俊:该项目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国产化装备和技术。这使我国在大容量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领域真正实现了从纺丝到后牵伸的100%国产化开发。由于本公司完全掌握了大容量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的开发技术,对今后开发年产8万吨及以上成套设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我们国家在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上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只有我们真正掌握核心研发技术,并且推出可靠性高、稳定性强、性价比优的成套设备,我们才不会受制于他人的垄断,中国的化纤行业才会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记者:未来贵公司的技术研发方向和规划是什么?

刘俊:2012年中国化纤行业面临着更大的结构调整,在市场低迷的形势下,化纤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只有通过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才有可能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因此,我们公司所面临的挑战将更严峻,必须对国家纺织业的大形势有充分的认识,才能从中找出自身发展的契机。公司将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着力抓好具有节能减排和高产高性能的大容量成套设备的市场拓展力度,重点抓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开拓。

目前,集团已提出了发展上海纺机行业的“三新二化”(新产品、新机制、新基地,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在产品研发上明确了差异化发展的方向。公司将按照集团的发展战略,加大具有市场前景和用户需求的产品研发,重点在差别化纤维设备、复合功能性纤维设备、再生纤维设备和大容量成套装备领域的研发,实现成套装备先进性和适用性的有效统一,为中国化纤行业的发展作出我们的努力。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41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纺机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