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已经连续亏损的华芳纺织还是向夏津公司增资1亿元人民币,将其注册资金从1亿元变更为2亿元。
在此窘境之下,华芳集团旗下的棉纺公司、金田纺织公司及石河子纺织公司等多家棉纺主业的注入自然会让上市公司更加累赘。
寄望地产止亏
然而,重组停止也并未让华芳止亏。
“今年还是低位运行的状态,整个行业都是如此。”赵江波表示,“其实
整个行业的好坏更多取决于国家的政策,我们的价格是受宏观政策调控的。国外的棉花价格一直比国内价格低很多,棉纺业70%的盈利因素取决于棉花的价格,国外原材料低,棉纱等半成品价格上就会比我们有很多优势。”
而对于整个棉纺行业来说,2010年的棉价使大部分企业赚钱,而盲目锁定高价棉的企业也不在少数,2011年发改委收储预案一出,棉价下调,棉纱等价格自然下降。“很多企业都是做一单赔一单,因为此前进货,棉价很高。”赵江波表示。
而华芳纺织也是其中之一,其高价位存货直至2011年年中都未能消化完成。2011年,华芳纺织业务收入约 17.47 亿元,净利润约-2.95 亿元。
而随后的华芳也将其此前投资的两家锂电池企业出售了一家,并将厂房、办公楼、宿舍等五处房产进行抵押。2012年3月,其部分棉纺设备也被控股公司华芳集团收购,造价1964万元。
华芳颓势难掩
不过赵江波表示,“今年比去年好些,去年棉纺企业是从山坡滚下来的,今年是一直就在低位运营。”在其看来,依靠主业止亏还尚不能预测,同时并不寄希望于锂电池业务,目前也并未有做大或者再投资的打算。
华芳纺织真正寄予希望的是8月份张家港市塘桥镇人民政府的一份通知。通知称,根据《张家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及“退二还三”等政策指引的部署要求,将华芳集团有限公司和华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塘桥镇人民南路及南环路区域的地块收购储备,进行整体规划,用于商住开发。
“目前正在进行中,如果收储完成,我们可能扭亏为盈。”赵江波表示。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