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慎重的考虑和缜密的分析,我们认为,这些优势使我们有信心在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建立一个智能纺机产业园。
记者:马鞍山纺机产业园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
郝轶琦:马鞍山对于纺机投资者的吸引力一方面是刚才提到的马鞍山钢铁发达、交通便利,另一方面就是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于入园企业的优惠政策。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于2010年1月28日挂牌成立,总面积84平方公里,是市委市政府为响应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大手笔大力度地在马鞍山与芜湖两市交汇处开发建设的一个以高端产业和绿色低碳并存的都市化新城区。
“十二五”期间,国家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确定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工业强市,马鞍山将在“十二五”期间充分发挥钢铁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与铁基产业链关联度高的铁基高性能新型材料、高端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制造和节能环保四大产业。建设智能纺机产业园便是马鞍山发展高端机械装备制造的一个重点项目,这也是继上海国际高新科技园、中国安徽绿色装饰材料产业园之后的第三个重大“园中园”项目。
记者:入园企业能够享受到哪些优惠政策?
郝轶琦:园区将为前来投资建厂的企业提供完善的商务休闲配套、高端的教育人才保障以及全方位的政策、制度、程序、资金支持。在供地方面,优先保障项目用地,在各纺机企业正式签订投资协议后三个月内落实项目用地;在建设方面,享受行政事业性规费减免,确保“七通一平”;在服务方面,提供“一站式、无忧式、保姆式”服务,做到一个项目一个服务秘书;在税收方面,企业投产后,享受财税奖励政策;在扶持资金方面,协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相关科技扶持资金,兑现马鞍山市制定的所有扶持政策。此外,园区还将为员工配套公寓,2012年可提供3200 套标准公租房,并支持企业高管购买园区环湖商品房。
记者:与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签订建设智能纺机产业园区的战略合作协议将对园区的建设有何意义?
郝轶琦:我们与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一方面是希望能够借助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在行业的影响力,帮助我们共同推介智能纺织机械产业园;另一方面,中国纺机协会一直以来都承担着对纺机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那么作为一个高起点的智能纺机产业园无论是在自身建设方面,还是在产品开发方面都离不开中国纺机协会的指导。今后,智能纺织机械产业园将采用“协会+龙头企业+园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建设模式,实现三方共赢。
记者:马鞍山纺机产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和未来目标是什么?园区建成后对于马鞍山以及纺织行业将有哪些积极的作用?
郝轶琦:我们知道,与许多传统产业一样,我国纺机行业现在正面临产品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此时,马鞍山率先发挥关联产业优势,建立一个全新的智能纺织机械产业园,旨在集聚一批新型纺机企业,为整个行业的转型提供平台。
智能纺织机械产业园规划面积为200公顷,分为研发技术服务、生产制造、总部经济和仓储物流四大区域。目前,广东丰凯高端纺织机械成套装备项目已经入园建设,另外几家企业正在考察、恰谈当中。随着一批高新纺机企业的陆续入驻,到2020年末,预计智能纺织机械产业园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