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包含了28个部落的服饰(包括头饰、帽子、长袍、坎肩、佩饰、靴子等)特点、分类的《蒙古族服饰》系列地方标准,将标准化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将传统的蒙古族服饰的基本元素进行准确、真实的保存,提炼出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基本元素,并使之与现代的审美需求、生产生活需求和工艺技术有机地结合,形成技术规范,成为蒙古族服饰组织生产、流通使用等方面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中收录的56套蒙古族服饰实物标准样品均有彩色效果图、款式图、裁剪图,并以蒙、汉两种版本发行。
观看了这场时装发布会后,来自文化部文化标准研究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这些光彩照人的蒙古族服饰,可以让人们感悟其历史文化、社会风俗、审美心理和现代气息,这也是利用标准化手段保护珍贵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典范。
国家标准委服务业标准部社会服务业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和文化部文化标准研究中心合作,最近将启动民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标准的研究工作。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