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纺织谷”在四方区应运而生便成为一种必然。四方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四方区打造“纺织谷”,可在“谷”内规划适当区域,对部分老厂房进行留存或改造,对全市纺织行业历史文献资料、纺织产品、机器设备等遗产进行收集整合,建设青岛市纺织博物馆,以实现纺织文化的历史传承,打造纺织旅游基地。“目前,我市以"退市进园"为主要模式,将大规模纺织生产功能外迁到郊区,而城市纺织产业中心则留在目前四方区的原国棉五厂地块,这里目前是青纺联工业园,也就是"纺织谷"所在地。因此,"纺织谷"的打造,将促进城市纺织产业重心向品牌、研发、设计和高端产品生产聚集。”该负责人说。
此外,四方区打造“纺织谷”的科研优势也非常明显。据统计,目前我市拥有纺织行业科研院所22家,其中,青岛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为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喜盈门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为国家级技术工程中心,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纺织、服装学科独具特色。
“纺织谷” “上青天”复活
有着与生俱来“产学研结合”基因的“纺织谷”,前身是成立于2011年5月的“青岛现代纺织产业园”。近年来,该产业园科研亮点频闪,挂牌成立了国内行业唯一的“国家多组份差别化纱线坯布开发基地”和“中国多组份纱布精品基地”,致力于新产品开发。多组份差别化纱线坯布的设计开发和生产能力居于国内龙头地位,独具特色的功能性纺织品在业内享有盛誉,从纤维素纤维到终端产品整条产业链的发展占据产业领军地位。
通过打造“纺织谷”,到2020年,园区将力争建成规划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集高端商务楼宇、研发中心、交易中心、博物馆等为一体的纺织产业聚集区,构建起由30-50家国家、省、市级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等紧密合作的科技创新体系,引入各类企业总部100家,完成投资100亿元,实现年交易额1000亿元以上。“打造"纺织谷",使其发挥产业聚集的效应,将成为青岛纺织行业复活"上青天"辉煌的重要手段,也将是我们在中国纺织业的复兴之路上充当排头兵的重要保障。”四方区相关负责人说道。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