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工业机器人产业化提上日程

来源:中国传动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7日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数控)仰仗其在数控系统十多年的技术以及营销积累,工业机器人的销售在机床行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了解,目前广州数控机器人的应用以机床上下料环节比较多,广州机床厂、上海第三机床厂等多家国内机床厂家成为了他们的用户。同时,广州数控还与多家机床厂进行战略合作的探讨。“机床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很大,我们希望广泛地与机床厂进行长期合作,使用并代理我们的机器人,从量上进行推广。从目前情况看,很多机床厂的积极性都很高”,广州数控副总经理李伯基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形成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在中国制造业为机器人的应用创新空间。这是本次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上演讲嘉宾们的共同观点。原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在发言中表示,中国的工作人口从2015年开始下降,作为产业的机器人必须进入更多的领域。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吴桐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的工业机器人还要更多地关注新兴行业与民生的应用。在一般工业应用的新领域,如光伏产业、动力电池制造业,包括酒类、饮料、乳业、糖等在内的食品工业,以及化纤、玻璃纤维、砖瓦制造、五金打磨、冶金浇铸、医药等行业,都有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的环节和空间。而民生的应用则主要指服务机器人。吴桐表示,由于近几年一般工业需求的增长,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于制造业的比例已经提升到60%,这为将来的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产值要实现突破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如果没有达到50亿~100亿元,很难形成一个产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理事长奚家成表示。但从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生产情况来看,距离这个目标还有较长的一段距离。
 
201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为9500台,但吴桐表示,这个数据较为保守,他估计至少在1.2万台。即使是以1.2万台为基数,以30万元为工业机器人的平均价格,中国工业机器人最好的年份其销售额还只有36亿元,还难以达到产业化规模的低限值。
 
另外,从目前国内机器人的应用比例来看,我国还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据统计,目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在我国的比例为6%,而日本则是33%、美国为16%、德国为14%。总体而言,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尚属于一种新兴行业,离规模化、批量化、产业化尚有一段距离。 

<<上一页[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38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