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工控专区 >正文

机床产业转型走复合发展之路大势所趋

来源:中国传动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8日

事实上,在工业最终产品竞争日益明显化的今天,在工业生产链条中,所不为人知的机械配件、金属加工、零部件产品等环节的上游产业链的竞争更为惨烈,在包括汽车、工程机械、电子产品以及航空领域的诸多工业产品中,其源头的零部件加工与铸造技术则堪称精密繁杂,而相比为其提供关键技术的国际制造厂商,活跃在上游的公司也大多隐藏在了众多光环之后。

专家认为,国内机床企业产品订单减少,表面看起来是由于全球制造业的不景气,而更多原因来源于国外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尤其是国内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疲软,成为国内企业在低迷环境下的隐性竞争之殇。来自通快集团的官方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其早在欧洲所有国家,以及南北美洲和亚洲设有60家分公司和办事处。2011年,其销售额为23.3亿欧元,同比增长15%,而这也超过了其在金融危机前的最高销售额记录。通快的销售量增长便证明了以上结论。

近年来,国内机床产品加快升级的脚步,技术研发力度不断加大,创新成果频出。但与国际市场相比,国产机床在可靠性与密度稳定性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与国产机床硬件并无关系,而是关键在于数控系统。

据了解,有数控机床中枢神经之称的数控系统,一直以来都是阻碍我国数控领域发展的关键环节。经过多年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已形成由日本发那科公司独占世界市场50%、德国西门子占据25%的垄断局面。因此,在国内行业的产业链机器产业结构中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和刀具相对于主机发展呈现严重的滞后态势,相对于主机来讲,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和刀具在“强”和“大”方面都不尽人意,和当前的世界水平乃至中国台湾的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56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工控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