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运动服装品牌谋转型 童装市场成救星?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2日

转型难不转型更难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国鞋服企业发展至今必须面临以下两种类型的转型:

一种是从批发向零售的转型。由于批发市场产品的同质化、区别性、经营能力以及市场需求等问题,使一些批发企业的赢利下滑,不得不从批发品牌向零售品牌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归纳为:用十年的时间完成财富积累,用2年的时间盲目转型,用一年的时间宣布倒闭。转型就那么难吗?

首先是观念和执行力的转型。转型对于企业来说是飞跃,也是障碍,如果跨越了这个障碍,企业便走向另一个发展趋势。像以纯、哥弟等品牌都是转型成功的案例,其成功的地方就在于首先在理念、技术、思维上有了充分的准备。

其次要明确批发和零售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运作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经营思路不同。批发做的是款式少、模仿能力强、对市场的反映快,只要掌握了模仿、物流和客户就等于成功。

零售正好相反,要解决的问题是产品的设计研发要有个性、品牌要有明确的定位、在保证销量的同时,还要保证产品的个性,培养消费者的认同感,最终使品牌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市场的认可。

金周转不同。批发的资金周转较快,而零售的资金周转速度相对较慢。

存管理不同。批发的库存,通常是某种单一产品的库存结构,而零售的库存,则由于其销售渠道的不同产生多元化渠道的库存会使企业承受巨大的压力。

第二种转型是像美特斯·邦威、以纯、李宁、Kappa等成熟的规模企业,在成功地完成第一次转型并逐步建立起自有品牌后,在下一轮的竞争中面临的转型是企业内部管理的转型,包括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向管理、营销要效益,通过品牌改造,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在这一点上,美特斯·邦威是一个榜样。美特斯·邦威早年请郭富城做其形象代言人,郭富城作为当时那个时代的明星,受到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的追捧,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目前消费市场中最大的休闲服装消费群体定位在80年代出生的年青一代,这部分消费群体对郭富城这样的经典明星不再狂热,美特斯·邦威毅然临阵换将,启用了目前在年青人中人气旺盛并在央视频频出现的周杰伦作为其形象代言人,将产品顺利切入到年青一代消费群体中,同时通过产品的不断改造、管理的创新,在这几年仍保持着极大的生命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鞋服企业往往面临四大难题:

1、企业品牌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和明确的发展策略,难以形成独具特色、差异化的品牌价值。

2、从原材料到消费者,企业在设计环节、生产环节、营销环节和销售环节无法有效消除不增值的活动。

3、企业缺乏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计划与预测,难以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减少成本浪费。

4、企业面临更加挑剔的消费者。消费者面临更多选择,对单一品牌有更低忠诚度。

童装市场真的救星?

数据显示,中国目前0-16岁儿童约有4亿,其中0-10岁儿童约占80%。2005年至2020年,每年还将新增约1600万新生儿,中国将迎来又一次人口出生高峰。

目前,国内婴童装市场已达到千亿市场规模,但是还没有出现销售规模上10亿元的品牌领袖。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自2011年2月到2012年1月,森马旗下的巴拉巴拉,Adidas和NIKE占据国内童装市场的前三位。

位居前三的Adidas和NIKE是较早进入中国童装市场的国际运动品牌,他们在中国童装市场的优异表现,证明了运动服装在儿童市场的受欢迎程度。面对如此大的利润空间,正处于低迷期的国内运动品牌希望借助童装市场,帮助其拓展市场,增加销售。

如今,80、90后的年轻父母正在成为消费主力,他们更舍得在物质方面为孩子砸重金。当然他们对于孩子的身体素质更为重视,希望培养孩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上一页[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45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