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日零点到3点,易迅网累计接到超过2万个订单,除了仓间调货订单和预订商品,11日上午7点左右,超过800名易迅快递员已经将所有订单发出,有6000多个订单在上午9点之前已经送达。易迅配送中心总监胡大雷如此描述他们的“双11”之战。
网易惠惠数据显示,截至昨日中午,“双11”当天天猫价格下降48%,相比专柜下降59%。当当降价26%,京东25%,亚马逊为20%。
一家B2C电商高管说,天猫借“双11”强化了其作为业内单极的地位,但自营B2C仍有快速发展的机会。
顺德小家电企业东菱集团电子商务中心总监夏华辉介绍,该公司网上销售中,天猫仍占“大头”,但占比在下降,由此前60%~70%降至45%~50%。京东、苏宁易购、卓越等都发展很快,京东在东菱网上销售中的占比已提至30%~35%。
不同于天猫的分销体系,京东、苏宁易购是平台式销售。最近,苏宁易购刚给他们下了700万元的订单,这种买断销售的方式,让厂家风险相对较低。
透支的网购消费?
一半是火焰,也有一半是海水。
业内有人对“双11”提出质疑,认为其在平滑的销售曲线上人为地拱出一个波峰,由于蚕食效应未必真能带来多大的实际增量,还让商家在仓储、物流、客服等环节直冲瓶颈。此外,这也进一步强化了中国消费者单一维度“唯价格”是从的购买习惯,拖着中国的电子商务公司集体远离健康毛利。
对此,天猫CEO张勇说,电商发展还有很大空间,现阶段电商正呈现“脉冲式前进”态势,即一波高峰后通常以此为基准持续实现。
但是,有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商人士表示,“双11”当天,一些品牌商只拿出少量的偏门产品促销,但连带推广的页面则包含一些并未打折的新品。
电商分析师李成东认为,目前公布的数据,“双11”的单笔价格为220元,与全年平均220~240元的单笔价格基本一致。
从一些商家的反馈看,“双11”对品牌商新用户的拉动力度并不大,媒体广告属性并未发生作用,大多数用户仍为既有用户,这也意味着“双11”会对网购消费带来透支。
一名电商业内人士表示,“双11”的疯狂,反映的是整个电商行业的空洞,品牌并非是要以折扣形式建立,而用户也并非是品牌商的。天猫通过“双11”“绑架”了品牌商,品牌商对天猫的依赖越来越强。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