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元的鸭绒被半小时售289件天价交易被疑造假
11日,一个网名为“章**伟”的账号一夜爆红。此账号在天猫“双十一”活动中连续下单,购买了十几条折后价为29999元的一款鸭绒被,数据显示,该家纺品牌在天猫“双十一”开盘38分钟即创造3000万元的销售额,其中该款售价近3万元的鸭绒被销售了289件。
“商家刷交易量,数据造假,抢夺销售额冠军,早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部分品牌交易量水分十足”……在对商家作弊手段曝光与嘲讽的同时,网友开始质疑天猫“191亿”销售额的真实性:“不知道天猫这100多亿中有多少是这样的企业帮刷的!”“一场网民的购物狂欢最终变成了商家的数字游戏。”
“双十一”大战透支网购消费
易凯资本CEO王冉在微博中明确表示,“双十一”给电商的发展主要造成两大阻碍:一是让本来可以平滑的销售曲线人为地拱出波峰,但蚕食效应未必真能带来太多实际增量,反而让商家的仓储、物流、客服等环节直冲瓶颈;二是“双十一”将进一步强化消费者唯价格是从的“陋习”,拖着中国的电子商务公司集体远离健康毛利。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双十一”集中爆发不仅透支了网购消费,也消耗了过多社会资源和商家信誉。”
光棍节缘何变身购物节
2009年,天猫(当时称淘宝商城)开始在11月11日“光棍节”举办促销活动,最早只是想做一个属于淘宝商城的节日。之所以选择11月11日,因为刚好处于传统零售业“十一”黄金周和圣诞促销季中间,这时的天气变化正是人们添置冬装的时候。
当时是一个有点冒险的举动,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双十一”成为电商消费节的代名词,甚至对非网购人群、线下商城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力。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