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看来,高库存主要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库存越高,资金沉淀越多,企业资金周转就越困难,而资金周转困难势必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据统计,今年第三季度,我国服装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超过655亿元,同比增长15.7%,而二季度的产成品资金占用同比增长17.3%。
E全年减速势头难改观
中纺联预计,虽然目前纺织行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已经呈现降幅收窄的迹象,但由于内外部压力不减,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交织,预计年内纺织经济增长减速的态势难以明显扭转。
出口方面,受欧债危机持续恶化影响,目前国际市场复苏仍存在较高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份的最新预测将全年世界经济增速再次下调0.2个百分点至3.3%,表明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并不乐观。从全年来看,国际市场的集体低迷,使得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缺乏企稳向好的动力,出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就内销市场而言,随着下半年国内货币政策放松及物价回落的效果逐步显现,纺织品服装内需消费增速有望逐步提升,其对纺织行业的拉动作用也将较上半年有所增强。但是,考虑到目前影响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预计全年国内宏观经济增速与去年相比有所减缓,市场信心难以明显提升,纺织服装内销的整体增速也将明显低于去年。
综合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中纺联预计,在内需市场支撑下,全年纺织行业主要产销指标仍将实现增长,但在国际市场需求难以明显好转、国内生产成本持续上涨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纺织出口压力依然突出,进而带动行业产销增速进一步回落。不过,随着内需增速有所回升以及上年同期统计基数下降,预计全行业产销增速回落的幅度有望进一步缩减。
相关报道“中国制造”的产业优势仍在
虽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世界末日”并未到来,纺织服装作为一个消费性行业,其需求增长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其未来发展潜力依然可期。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表示,随着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虽然部分纺织服装订单会向周边一些国家转移,但这种转移不是大规模的,也不是完全转移,实际上我国纺织行业的产业优势依然明显。例如,2011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超过4300万吨,是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一半以上,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达到2541亿美元,占到全球服装出口的36%以上。
此外,完善的产业链条,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也是我国纺织行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先发制人的重要武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今年以来出口规模略有减少,但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在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优势地位并未改变。举例来说,今年1~8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服装,占到其进口总额的40%,这一份额远高于排在第二、三位的越南、印度,后两者的市场份额分别只有7%和5%。不只在美国,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也占到欧盟和日本进口市场的36%和70%以上。
对于广大纺织服装企业而言,扩大产品覆盖领域,加强品牌营销,加大技术改造,均可为作为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以棉纺企业为例,为应对“过山车”一样的棉价,除了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之外,调整产品结构,减少用棉也是不错的选择。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