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国内棉价温和上涨 棉纺企业能否复苏?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5日

棉花价格的一涨一跌对棉纺企业的毛利影响较大。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的统计和研究,棉花一般占棉纺类企业成本60%以上。按行业平均12%左右毛利率静态测算,棉花价格每上涨1%,企业毛利率下降幅度为0.53%。一般情况下,棉花价格的上升将可能压缩行业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加盈利难度,而棉花价格的下降则导致行业利润上升。

华孚色纺(002042)认为,2012上半年棉花价格延续了“过山车”行情,棉花价格走出了先涨后跌的行情。在此背景下,下游客户“追涨不追跌”的心态直接决定了纱线价格的走势。上半年纱线均价较同期下降较大是导致毛利下降的主要因素。

有分析人士认为,尽管近期棉花价格企稳回升,但多数棉纺织类企业存货周转率偏低,库存原材料可能仍有前期高价囤积的棉花,时下仍处于去库存阶段,四季度业绩仍不容乐观。从上述16家棉纺织类上市公司三季度数据来看,有10家公司存货周转天数超过三个月。

国内外棉价倒挂

“由于棉花价格国内与国际市场出现严重倒挂,国际棉价大幅度低于国内棉价,导致生产成本高企,而产品终端价格传导相对滞后和不畅。”广发证券一位分析师认为,国内外棉花价格倒挂是棉纺织类企业毛利下滑的原因之一。根据某上市公司的测算,国内外棉花差价约在4000元/吨左右。

“内外棉价差额大且长期存在,使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有所下降。”联发股份预测今年全年净利润将下降两成至四成,约1.8亿元至2.4亿元之间。华孚色纺也感觉到行业的寒意,认为公司面临国内外棉花差价拉大,终端压价、去库存化的市场困境,今年全年业绩料将下降近85%。

与此同时,下游需求放缓也是棉企业绩颓势难改的原因之一。根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今年1月至10月,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总额约80.5亿美元,相比同期微增1%,而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总额约147亿美元,仅上涨2.6%,增速明显放缓。而对于棉纺织企业而言,多数公司产品外销额度占去主营收入的一半以上,此外,不少公司的国内客户也是以出口业务为主的服装制造厂商。

雪上加霜的是,一些棉纺织企业还面临着境外客户转移订单的尴尬。百隆东方在其半年报中就指出,公司部分客户向有一定价格竞争力的东南亚等国家转移订单。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69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