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是意料中的事情。"中国南派服饰品牌联盟总策划师何俊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店面租金上涨、人力等成本上升让运动品牌生存举步维艰;同时,国内运动品牌同质化严重。"最关键的是,在2008年后,国内运动品牌为了抢占市场,大都采用粗犷的方式大规模扩张,忽略了服务和品牌建设。"
匹克体育CEO许志华却没有这么悲观:"其实,早在去年我们就开始着手应对市场的变化,通过优化渠道、提升单店效益和增加设计研发投入等措施,通过提升终端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以应对未来两到三年的行业疲惫期并争取率先复苏。"据了解,匹克"第七代门店"已经开始在一些区域进行试点,预计到2013年底,全国将有近1000家门店完成更新换代。
对运动品牌遭遇的寒冬,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分析,主要是目前体育企业的经营环境低迷,市场对体育用品的需求量较少。而收拳是为了更好地出拳,"目前关闭的都是一些低效店,可以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集中精力发展优质门店。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