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业内人士表示,长期以来,我国在服装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既有假冒国际服装品牌的“伪大牌”现象,也有抄袭别人外观设计、花型设计、款式设计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屡屡发生的现象,由于维权困难、侵权成本低,被侵权方获胜不多,获赔更少,已经到了见怪不怪的境地。
企业侵权的“零成本”,使“拿来主义”在中国服装界盛行,随便在市场上模仿一下别人的服装款式、花样,就可以推向市场,而且这种侵权的成本很低。朱华泽介绍,曾经有深圳的服装企业直接到虎门找知名服装企业的衣服样式回去照样生产,换个商标就敢在市场上销售。
对于周边城市的制衣厂来虎门仿冒模仿服装设计样式,朱华泽认为这是虎门的服装产业发达的证明,是虎门服装设计勇立时尚前沿的佐证。但同时,也对虎门服装品牌设计保护提出挑战。
重振虎门服装有三大难题
业内人士认为,以纯不在虎门设专卖店的尴尬,也是虎门服装产业发展面临瓶颈的尴尬。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虎门只涌现出了一个全国驰名商标的尴尬。
今年服交会,虎门官方给出的定位是“重振虎门服装产业雄风”。对于为何是“重振雄风”,而不是“再接再厉”和“更上一层楼”?虎门镇长叶孔新的解答是,虎门服装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内部因素,企业生产环节,装备和技术还比较低,市场销售量大,但产品档次不高。外部因素,周边城市的相关产业都在崛起,虎门服装份额在全球全国的市场有萎缩的风险。
虎门主管服装产业的副镇长李鼎如认为虎门服装产业的困局有三大难题。首先是企业数量多,但生产规模小。全镇2000多家服装企业中,上规模的服装企业不到100家。其次是品牌数量多,但知名品牌少。虎门服装的注册商标超5万个,但全国驰名商标只有以纯一家。在全国叫得响的服装品牌也只有以纯一家。说得上有一定认知度的品牌也不超过30家。第三是,服装制造能力强,但创造能力弱。虎门镇内真正国内一线的品牌和一线的服装设计师数量还不多。
虎门服装必须从产品向商品转变
对于虎门服装面临的挑战,虎门的主政者认识都比较清楚。朱华泽介绍,为了保护虎门原创服装知识产权,鼓励本土企业打造服装自主品牌,多出原创。早在几年前,虎门经信局就专门抽调一批人手,成立虎门服装知识产权打假专业队。“虎门服装知识产业打假专业队的队员每天都不定期的在全镇各服装批发市场和卖场巡查,一旦发现有仿冒他人品牌,抄袭他人原创设计的现象发生,按有关法律立马移送有关司法机关调查。”朱华泽介绍。
日前,虎门镇政府专门出台《中gong虎门镇委、虎门镇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服装服饰重大产业集聚区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该《意见》介绍,十二五“期间,要力促虎门的服装服饰企业稳步发展,扎根发展,做强做大,努力将虎门服装服饰产业集群打造成全国重点产业集群,力争两年内实现虎门服装服饰产业集群年销售额超500亿元,带动东莞服装服饰产业集群年销售额超1000亿元的目标。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