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资讯 >正文

孟百人丧身失火制衣厂映射产业承接隐患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7日


“血汗工厂”有时并不足以形容欠发达地区劳工的作业环境。在孟加拉国,代工企业已经如“火坑”般骇人。

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附近一座制衣厂大楼24日发生的火灾已经至少造成110人死亡。欧美一些劳工权益组织曝光了这座制衣厂的多个欧美客户,包括C&A等服装零售巨头以及沃尔玛这样的零售业航母。

截至发稿时,沃尔玛方面表示“我们的心与遇难者家属同在”,但没有透露其与失火制衣厂的合作细节。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这已经是2010年以来孟加拉国发生的第三起超过20人遇难的制衣厂火灾。消逝的生命似乎未让国际大牌们“如坐火山”。美国工人权利协会(theWorkerRightsConsortium,下称WRC)等第三方劳动维权组织称,国际大牌对孟加拉国工人受到的潜在极端危险无动于衷。

“只有公共舆论的压力才能倒逼这些零售商做出改进。”WRC执行主管斯科特·诺瓦(ScottNova)告诉本报记者,“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到给他们施压的办法。”

烈焰在吞噬生命的同时,亦映射出产业承接背后的隐患。

孟加拉逾百人丧身失火制衣厂映射产业承接隐患

谁该问责

这场火灾再次燃起了外界对孟加拉国劳工安全的担忧。“救援仍在进行中,死亡人数很可能继续上升。”达卡警察局局长阿比波尔·拉赫曼(HabiburRahman)称。这是该国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工厂火灾之一。

失火大楼是一家名为塔兹林的时装公司所在地,共有八层楼。拉赫曼称,当时有约4000名工人在厂内,约3000人迅速逃出厂外。不少工人在逃离时发生踩踏,或是从不同楼层破窗跳下。

华盛顿一家劳工权益机构ILRF(InternationalLaborRightsForum)称,事发工厂没有紧急出口。一些劳工维权组织称,众多工人当时正在加班赶工,他们的供货对象是包括沃尔玛在内的美国零售巨头。美国媒体报道称,有人在大火的废墟中发现了多个品牌的标签,包括一个沃尔玛的自有品牌。ILRF则称,现有证据显示,除了给沃尔玛一品牌代工外,失火工厂内还发现了十几个服装品牌的标签和文件,包括C&A和Dickies。

C&A已经发表声明,证实和塔兹林时装有业务合作关系,称C&A已委托后者制造22万件套衫,在今年12月~明年2月间运送到C&A巴西公司销售。

根据塔兹林网站的消息,该公司共雇佣了1200名工人,每年出口总额大约在3600万美元,主要发往美国和欧洲。美国媒体报道称,除了上述欧美企业,塔兹林所在的集团还为家乐福和宜家供货。

制衣业是孟加拉国的出口支柱产业。根据孟加拉服装制造和出口协会的数据,纺织业在孟GDP总量中占比超过10%,占据孟出口总量的80%,提供了超过300万个工作岗位。这个印度的近邻还有众多为H&M等欧美服装品牌进行代工的工厂。

警方称失火原因可能由于电线短路引起。“作为失火工厂的客户,沃尔玛等企业负有一定的责任。”诺瓦说,沃尔玛对这些代工地点的情况心知肚明。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1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国际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