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服装品牌体系待健全

来源:中国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7日

设计:紧抓时尚话语权

陈大鹏说,目前,我国服装产业支撑高端品牌发展所需的软实力不强。存在品牌体系不健全、特色不突出、同质化竞争明显、持续发展能力差等特点。

中国服装协会的数据显示,在服装内销市场中,高档服装约占10%,中高档和中档约占60%,低档约占30%。在高档服装市场上,国际品牌占据约2/3的市场,顶级女装领域更是以国际品牌为主。“打造品牌溢价最大的障碍是时尚话语权的缺位。根源在于对中国文化挖掘与发挥不够。”陈大鹏说。

北京白领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苗鸿冰认为:“不断创新、积累并沉淀的中国文化是中国服装品牌的基因和升级的关键。”

古色古香的勾花配上触感滑丝的面料,辅之以充满现代感的剪裁……刚刚发布的中国国际时装周2012春夏系列上,唐婕、赵卉洲等设计师和一些服装品牌不约而同地采用更为现代的手法演绎传统的中国文化。“我们面对的是全球市场,仅有中国元素是不行的。要用现代的时尚语言去创新,形成被全球认可的东方美,提升国际时尚话语权。”苗鸿冰说。

价值:整合产业链条

中国服装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服装出口数量已连续13个月呈负增长态势,而内销市场有待开拓。今年1月~9月,14328家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增幅从年初的13%降至10%左右。目前亏损企业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已达16.32%,平均亏损额同比增长47.75%。

“以往我们是赚取‘刀片利润’的‘打工者’。如今,利润逐步下降,世界市场的‘打工者’却越来越多。”陈大鹏说,在传统优势衰减,设计能力有待提高之际,进行产业整合,延伸价值链条,是服装品牌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以雅戈尔为例,雅戈尔通过整合原材料生产基地、设计中心、成衣制造厂等,提高了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市场销售进一步稳定。

业内专家建议,以集团或产业集群的形式,将创新的触角延伸到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终端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垂直高效整合。并通过产业链的整合使中国服装品牌向价值链附加值高的方向突破,增强整体竞争力。

营销:新渠道的作用日益突出

在不影响品牌定位的情况下,中国服装企业可以尝试经营渠道的转变。“优衣库、ZARA等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时引进卖场概念,采取超市型自助购物的方式,反响热烈。”陈大鹏说,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创新门店加盟模式等将使现有的服装营销手段更加多元化。“特别是网上定制的出现,让普通消费者也享受到私人定制服装的服务,将作为一种全新的购买模式,成为产业新的增长极。”陈大鹏说。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服装网购市场规模达到2049亿元,同比增长94.7%,占服装零售额的比重为14.3%。

此外,业内专家建议中国服装品牌加强旗舰店建设、陈列创新和导购服务,使得品牌定位更加明晰,营销更加精准。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37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