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之路
11月16日,北京市新光天地大杨传世品牌店。
一位慕名而来的顾客终于找到了大杨创世的品牌店。他问服务员:这是大杨创世店吗?我想咨询量身定制业务。服务员告诉他,大杨创世的此项业务是高级量身业务,测量的部位非常细,一个人要量半个小时左右,顾客需要提前预定量体师傅,如果是外地顾客的话,师傅将坐飞机到相应的品牌店为顾客量身,并加收10%的服务费。大杨创世量身定制的业务是通过全国30多家品牌实体店来实现的。
事实上,李桂莲很早就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1995年,大杨创世就在北京燕莎开了专柜,创世意取“创造世界一流品牌”之意,英文“trands”源于单词“trends(时尚)”,因为这个单词已被注册而改了一个字母。那时候,西服版型主要以日版为主。到了2001年,由于受日本地震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日版西服已经不再受客户的欢迎。大杨创世业务开始转向欧版西服。
这一年,李桂莲的目标锁定了意大利知名西服企业杰尼亚。没想到找杰尼亚谈合作的时候,大杨创世迟了夏梦服饰公司一步,杰尼亚已经和夏梦达成合作意向。随后,客户推荐李桂莲尝试和意大利第二大品牌合作,也被拒绝,直到现在这个品牌也没和任何一家企业合资。
即便如此,大杨创世还是在这一年高薪聘请世界时装工艺大师路易吉·布劳迪亲自指导西服流水线,成功引入意大利高级男装工艺。2003年开始,大杨创世加快拓展国内自有品牌业务。2006年,李桂莲的品牌经营之路又迎来了贵客,72岁的阿玛尼的著名设计师伊万诺·凯特林加入创世男装的企划团队。
凯特琳也正是看中了大杨创世的发展前景。之前,李桂莲的客户告诉她一个消息,凯特林和阿玛尼的合约将要终止。李桂莲找到了他,邀请他加入大杨创世。不过,凯特林有自己的打算。他希望把自己最后的设计精力留在与其相匹配的工厂。在中国走访十几个工厂之后,凯特林最终选择了大杨创世,他认为大杨创世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公司,愿意把自己的才华贡献给这个公司。
此后,凭借优秀的设计团队和多年代工积累下来的精湛工艺,大杨创世飞速发展。现在,店内“创世”品牌的西装售价已经达到万元以上。
然而,在李桂莲刚开始创业时,大杨创世仅只生产能生产套袖、围裙等简单服饰品。那时候,李桂莲领着12个姐妹,东借西凑了3万元钱,招收了85名员工,从各家凑来了65台缝纫机,创办了杨树房服装厂。后来,公司名称几经变更,但是,作为名称起源的“大杨”二字一直保留下来。
李桂莲很快就找到了生产致富的办法。大连有从事贸易的地理优势,改革开放之初,很多日本和韩国商人来到这里,将自己的服装拿给加工费用很便宜的中国工厂加工制造。李桂莲带领自己的员工,做大连一些国有工厂不接的散单。
一个偶然的机遇让李桂莲打了翻身仗。1981年的春天,大连市一家大服装厂厂长找到李桂莲,说他们与一家美国公司签订了一个条绒西服合同,要求3天内拿出样品。如果3天拿不出产品,还要索赔。李桂莲知道,这是她们小厂挤进国际市场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她决心抓住它。第三天中午,400件样品终于赶制出来了。当把样品送到外商面前时,外商吃惊了,根本不相信是农村小厂做出来的。当即退了机票,非要到厂里亲眼看一看不可。验过之后当场拍板:16000件条绒西服全在这里做。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