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大杨创世进入高速发展期。这一年,大杨创世获得了进出口权。李桂莲他们做起了国外服装厂商的贴牌生产,给国外品牌加工服装。后来,大杨创世有了一定的设计和生产能力,根据其他厂商的规格和要求,开始设计和生产产品。就这样,大杨创世逐渐建立了今日的地位。
未雨绸缪
大杨创世的努力不止如此。之后,大杨创世还开发了“凯门”品牌,采用B2B的商业模式,专门为银行、政府、企业等机构提供团体定制服务,李桂莲希望这一品牌成为大杨开拓国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最有力的武器。
创世、凯门品牌相继推出之后,大杨创世发现,电子商务企业有完备的用户数据库系统,往往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大杨创世适时上线了面向年轻顾客的电子商务品牌YOUSOKU(优·搜·库)。这种网上直销模式,在迎合网购这一新兴营销模式的同时,也被冀望为大杨品牌的未来发展找到一条新路。
大杨创世走上电商之路,李桂莲的儿子石晓东功不可没。今年40岁的石晓东在大连海事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读电子商务方向的工商管理硕士,2005年回国后出任大杨创世的总经理,在他的推动下,大杨创世推出了YOUSOKU品牌,这是定位于年轻人的千元级的网络直销品牌。李桂莲的目标是实现出口加工和自主品牌的调整,3~5年内把自主品牌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目前的20%~30%提高到50%,同时实现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的调整,使出口和内销的比重各占50%。然而,大杨创世的品牌建设任务还很艰巨,和品牌服装企业相比,大杨创世毛利率还不到他们的一半。
精细化管理是大杨创世的另一张王牌。李桂莲她们学习了丰田的看板模式,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2005年,公司已经正式组建了信息部,信息化建设全面优化提高,如今,量身定制系统也嵌入到ERP系统中,参与量体的顾客的数据全部录入系统,为售后服务做准备。
胡冬梅也是公司内部信息化建设的发起者。2000年初,胡冬梅东北财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这时候,大杨创世正值上市辅导期。她亲自参与了财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将大杨创世的财务水平从算盘时代直接带到信息时代。
在胡冬梅看来,李桂莲目标的实现最主要的是得益于人才以及团队的培养,无论是在制造环节成熟的技术工人还是企业设计、营销团队。
大杨创世也确实很会稳定员工队伍。为了稳定员工,大杨创世建了20万平方米的福利住宅,每平方米最早只卖400~500元,现在,最贵的才卖800元。还在附近兴建了幼儿园、小学以及其他商业配套。他们还学习了韩国LG生产服装工厂,工厂工人站着踩缝纫机,站一个小时后休息20分钟,这样做不仅避免了工人一直坐着工作容易造成身体疾病,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大杨创世也是全中国唯一的一个站着踩缝纫机的工厂。相比较南方服装企业近年来利润不断下滑,员工流失严重的困境,大杨创世以招收本地人为主,加上配套的环境,工人非常稳定,保证了产品质量。
现在制约大杨创世品牌发展的因素可能是渠道。创世品牌的定位是选择一线城市最高端的商场开设专柜,而现在,创世品牌的销售渠道在全国范围内只有30多家,主要分布在东北、北京等长江以北省会城市和地区。如果想要更高的品牌溢价,恐怕大杨接下来的重中之重,应该放在渠道扩张上。“我们将来的方向是要把创世品牌店面拓展到50家,配合量身定制业务,而凯门职业装和YOUSOKU品牌则作为辅助。”胡冬梅告诉记者。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