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化纤行业:效益下滑不必过分担忧

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7日

端小平分析,化纤行业今年损失的利润中,由于原料和产品的价格大幅下跌而导致的损失占很大一部分,化纤正常的加工利润空间仍基本保持稳定。合成纤维的价格与原油市场具有很强的相关性。1~8月份,原油市场大幅波动,导致化纤市场不稳定,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特别是五六月份原油价格持续快速下跌,致使合成纤维产品失去成本支撑,且下游需求不旺,双重因素拖累价格快速下降。“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也导致市场信心进一步减弱,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七八月份涤纶市场的回升也主要是由于原油价格的推动。

端小平说,原料价格的持续下跌导致库存损失严重。2月中旬到6月底,化纤主要品种及其原料基本处于价格下降通道,下游企业都是随用随买,库存全部转移到化纤企业,而化纤企业又必须保持7~20天的原料库存。这样一来,化纤企业库存原料和产品跌价损失惨重。5月中旬至6月中旬是聚酯链产品价格下跌最快的一个月,这期间,涤纶产品和原料库存损失约50亿元。“原料价格的波动成为夺走化纤行业利润的主要因素。”端小平说。

理性投资避免过热苗头出现

2010年和2011年化纤行业的暴利,吸引了许多投资者的目光,也导致了化纤行业这两年产能增长较快。今年以来,化纤行业投资增速回归合理水平。1~9月,化纤行业实际完成投资643.46亿元,同比增幅为21.51%,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19.02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增速回落26.36个百分点。尽管如此,端小平认为,化纤行业新增产能压力依然存在。

端小平对化纤行业的产能扩张概括为:“增长过快,发展偏热,出现了结构性和阶段性的过剩。”他解释说,结构性过剩就是指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相同的产品发展太多、太快了;而差异化、功能性的产品发展则还很欠缺,因此在未来的化纤行业投资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限制同质化,鼓励差异化。阶段性的过剩是指最近两年产能扩张太快了。

据预测,化纤产能今年底将达到3700万吨,按这个速度,到2013年底将达到4100万吨,而这正是我国化纤行业到“十二五”末期要完成的目标,也就是说化纤行业有可能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五年的发展任务。所以,他提醒企业要适当放慢脚步,特别要适度防止聚酯产业投资过热现象的发生。端小平说,化纤行业前10年高速增长、靠量积累的机遇期已经过去了,今后10年我们必须要走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这条路。(中国纺织报)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24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