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工厂的条件要比中国差很多。潘胜泉向《环球企业家》讲述了他在柬埔寨金边一个3000多人的香港工厂的见闻。工人中午下班每个人手里提了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团饭,还有一瓶矿泉水。这些都是从家里带来的,工厂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有,工人们就坐在广场地上午餐。他们在努力地挣着每月120美元的工资,比孟加拉略高。
不过身在出口加工区的新高纺织,要给工人更多的保障。但也仅仅是在工厂厂房的旁边建了一个简易的车棚,放置了一些桌椅作为工人的餐饮区,每天提供一顿午饭和一次点心。唐群说,当地人比中国工人更容易满足,一天午饭后,工厂的一个当地小伙子指着自己地肌肉开心地对唐说:“老板你看我现在多强壮!”
对于潘胜泉来说,选择今年年初转战柬埔寨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廉价的劳动力,而是欧盟的一项政策。欧盟于2011年1月起对最不发达的国家(LDCs)实行更宽松的普惠制(GSP),因此东南亚诸国的服装进入欧洲免关税,但中国的产品仍要加收12%的关税。对于在国内原本毛利率就只有2%到3%的服装加工企业来说,12%的关税有多诱人可想而知。这就像同样一件报价10美元的产品,从中国运往欧盟的清关价格是11.2美元,而从东南亚运到欧盟仍然是10美元。“客户会把免去的这部分关税中的一半给我们,共同享受这12%的利润。”潘说。
福建峰达每年的营收约为5000万美金,其中来自家乐福的服装订单约占到60%至70%。今年十月份潘在柬埔寨的第一期投资将正式投入生产,与合作的代工厂一起接纳公司1000多万美元的产能。年底,潘胜泉将关闭其位于中国三大服装加工中心之一的泉州的工厂,最终完成这一轮的产能转移。
惠普制的实施也促使孟加拉政府改变了相应的政策。在2011年以前,孟加拉政府规定只有在孟加拉纺织、印染并且加工的成衣才可以颁发GSP证书。但是从2011年开始,为了发展当地的服装加工业,只要是在当地加工的服装,原材料不管从哪里进口,孟加拉国服装制造及出口商协会(BGMEA)都会颁发GSP证书,享受出口到欧盟的零关税优惠。
这项政策的改变给外商投资带来了更大的空间,但是也打乱了唐群原本在孟加拉的计划。原本唐群在孟加拉的三期投资分别是纺织、印染、服装加工,会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但是现在突然说前面两个都不需要了,所以即使满负荷开,我现在也只能达到持平。”唐说道。对于那些希望去孟加拉投资的企业,唐建议一定要做好长期的打算。“两到三年的亏损肯定会有,综合实力强的企业比较合适。”
融入与冲撞
虽然现在新高纺织在孟加拉的工厂已经基本稳定,但是一开始也经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有一次,唐群突然被紧急召回厂里。“工人们都罢工,几百个人沸沸扬扬,有的扬言要砸设备、打中国人。”罢工的起因是一个中国的女管理人员在教一名当地男工人做工的时候,动手去拉了他的衣领。“孟加拉人很多信伊斯兰教,你批评他、骂他都没有问题,但是不能碰他,特别是异性之间。”唐告诉《环球企业家》。“我们以前也跟中国的管理人员强调过这些,但是这种接触在中国很正常,所以很容易被忽视。”
这次触碰成了罢工的导火索,碰到工人衣领的管理人员被几十个工人追着打,上前保护的厂长和机修工也跟着被打,很快几百个工人便闹起了罢工,还惊动了保护区的保安和警察,这场罢工让唐群的工厂不得不停工20多天。
能让孟加拉工人们停工的除了文化冲突,还有当地政治的动荡和强大的工会力量。在两党轮流执政的孟加拉,领导工人罢工成为了反对党常用的套路,而工会人员则常常神不知鬼不觉地“潜伏”在工厂里,时而组织工人提出在雇主看来是不合理的要求。在麦肯锡去年对孟加拉服装行业的一次调查中,71%的受访工厂觉得政治动荡与罢工是行业发展的最大隐患,即使罢工不是发生在纺织或者服装工厂里,发生在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环节,也将使工厂的运作受到影响。
为了管理好工厂,唐群把管理人才看成是在孟加拉的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必须要找到能够扩展海外市场和有管理海外市场经验的。”唐表示,“现在这个很困难,特别是中国人很少。我们孟加拉的管理人员也换了很多,有很多是不愿意出去,有的是去了一段时间想家了,有一个去了一个礼拜就回来了。”
尽管在过去的两年里,孟加拉的政府已经给国家电网增加了投资,但仍旧处于低水平的基建条件,让90%的当地工厂在组织生产的时候尽显窘态。在唐群的工厂所在的保税区里,一天要经历两次停电,每次半小时左右,而在保税区外的电荒,则可能夸张到一天停20次电。“很多工厂每一小时就要停一次电。”唐告诉《环球企业家》。
然而正在吃掉国际上越来越多服装订单的孟加拉,缺少的绝不仅仅是电。2009年,唐群在孟加拉规划了纺织、印染、服装三期投入,在纺织部分完成之后,原本计划中应该要开始的印染,却因为至今都还没有得到孟加拉的天然气管道许可证,而不得不将发展计划放在服装之后。
孟加拉有着丰富的天然气,原本电力、煤炭资源的枯竭,使得这个国家的工业和生活都十分依赖天然气能源。由于印染厂需有要用来加热的锅炉,唐群在孟加拉的发展计划对天然气的依赖便又多了一层。其实早在申请进入孟加拉投资时,孟加拉政府便已经向唐承诺了天然气管道的配备。“我们是第一批进去的,排队也在最前面,但是政府开采能力差,(天然气)就是取不出来。”唐表示,“(跟政府打交道)没什么困难,就是办事效率比较慢,比中国慢。”唐群还提到了孟加拉政府的腐败之处:“在孟加拉有句话,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就看你怎么办了。”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