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服装高级定制的逆袭 大杨创世争做“全球大裁缝”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8日

在她的描述中,“创世”是令意大利品牌男装胆寒的竞争对手,“我拜访过几乎所有的意大利品牌男装,我们的衣服拿掉标签后,对方就猜是哪个大牌,当我说这是我们生产的衣服时,他们就害怕了,说想不到中国也能生产这么好的西装。”提起这些,她甚至有点小小的得意。

转型服务商

如果不转移话题,李桂莲能滔滔不绝地讲上两个小时——如果向她请教西装的缝制和如何搭配衣着。

这是李桂莲最擅长的,她曾花了9个月时间推掉一切工作专门研究西装,并造访了所有的知名品牌西装生产商,当然,还有每年都不断派员工出国去学习如何制作西装。

2006年9月,李桂莲聘请到了Giorgio Armani(乔治.阿玛尼)的首席男装设计师Ivano Cattarin(伊万诺.凯特林)担任设计总监,这个严厉的老头为创世的国际化风范增色不少。

“西装最重要的是什么?”她带着一丝狡黠问记者,“西装最重要的是辅料,辅料是西服的骨架,”这可能是多数消费者不知道的。她解释说,如果骨架拿不起来的话,做出来的衣服就没有风格。一旦天热、潮湿、天冷、干洗后就会变形。辅料有几百种,和什么样的布料搭配需要经过实验确定,还要考虑弹性、厚度、舒适感,“大杨集团检测辅料的设备就价值四千多万呢”。

“衣服有灵魂,有时侯会很挑人,”李桂莲会经常到店里巡视,并适时给客人一些着装方面的建议,“同一个人穿不同的服装会塑造出完全不同的形象。”

痴迷于做“世界上最好的西装”并没有错,但国内消费者认知度低也是大杨创世明显的短板。创世品牌从1995年创立到现在已经17年了,但令人惊讶的是,不少服装企业的管理人士对大杨创世知之甚少,有些人表示没听说过。

多位服装圈人士对大杨创世的第一感觉是“大杨就是做贴牌的,”在一个拼品牌的时代,大杨创世的“慢”或许令人忧虑。

“酒香也怕巷子深,”胡冬梅说,大杨创世已经确定了由生产商转型为服务商的战略,目前正在进行相关的调整,“希望在3—5年内转型成功。”

大杨创世设定的目标是创造世界顶级的服装品牌和成为全球最大的单量单裁服装公司,也即是李桂莲常说的“全球最大的裁缝”。

大杨集团为此启动了“三三三”战略转型工程,即用3—5年,围绕高级男装品牌 “创世”、 团体商务装品牌 “凯门”以及网上直销品牌YOUSOKU,组织好三个团队,进行三个方面的调整:把自主品牌所占的比重从目前的10%提高到50%;把国内外市场的比重调整为各占50%;调整批量生产和单量单裁比例。

“调整的核心是提高单量单裁,即高级定制的比例。”胡冬梅说,未来5年,创世希望将国外高级定制的量提高到15万套,国内市场能达到5万套。

与国内服装企业动辄数千家门店相比,大杨创世的店铺数量少得可怜,目前国内只有区区30多家,“一方面为了确保服务的品质,我们的店面全部是直营的,没有中间代理商;另一方面适合大杨创世开店的商场真不多,全国也就七八十家商场符合我们的标准,而且一半在南方。”胡冬梅说,大杨创世的门店目前主要集中在北方,未来向南方拓展的空间很大。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62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