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义乌外籍老板欠下1000万元鞋服货款跑路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9日

一位姓何的经营户告诉记者,义乌的经营模式确实不好。外商过来,只要有钱租一间屋子,摆两张桌子,买几台电脑,再雇两个人,就能在市场上下单,付款则普遍要在提货之后1到2个月。经营户们“玩的就是心跳”,“操的是卖白粉的心,赚的是卖白菜的钱。”一旦发生纠纷,由于是涉外案件,诉讼流程比普通民事案件复杂很多,时间也长。万一老外“跑路”,很少有人会去国外追债,毕竟成本太高。

对于王慧玲所说,陈爱珍也表示认同。她说,赊账经营的模式一直以来就在义乌占主流,只不过前些年出口形势好,经济稳定,所以“跑路”的人少。今年环境恶化了,“跑路”问题才凸显了出来。

作为经营户,他们也有一本难念的经。她的店面,一年下来租金要十几万元,各项税费也要三四万元。今年生意不好,有好几个月甚至都没开张。不光他们家,她所在的国际商贸城三期,整条街的生意都特别差。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没有外商愿意做现金交易,如果经营户不做赊账,那最终只有死路一条。

义乌是中国小商品出口的重要基地,以前主要客户都在欧美。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疲软,欧债危机又迟迟得不到解决,义乌的经营户们才把目光投向了中东。

陈爱珍说,每年年底都是债务纠纷的集中爆发期,所以这段时间大家心也比较慌,有的都不敢做生意了,苏丹、叙利亚、伊朗的客人更是碰都不敢碰。但是不做又不行,年底要补税,还有一些杂费要交,不做的话只有赔得更多。
 

<<上一页[1][2][3]
阅读数量(11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