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不少地方的工业企业感觉有些“冷”——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国内经济运行压力加大,成本不同程度上涨,出口订单减少,经营经受严峻考验。但在福建省,许多工业企业却感受到了暖意——有订单、有市场的企业用电有奖励,技改支持更有力,拓展市场有支持……稳增长的政策杠杆效应持续显现。前10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386亿元,同比增长15.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1个百分点。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这家全球最大的触摸屏制造商,6-9月每月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55.49%、572.76%、210.81%和146.37%,共获得用电奖励400万元。
“生产用电在企业总成本中比重较大,省里鼓励扩大先进产能,有效缓解了用电成本对我们的压力。这项政策更为企业鼓了劲,坚定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11月23日,宸鸿科技行政协理游春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前10个月,公司实现产值约244亿元,同比增长17.9%。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稳增长的关键在稳工业。工业用电量,就是工业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今年初以来,全省电煤保障有力,水力发电明显增加。
电力丰,如何变为用电多、生产好?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稳增长要求,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等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扩大先进产能多用电的措施。
奖励增加用电。对上半年工业总产值较去年上半年增加1000万元及以上的规模以上纺织服装、制鞋、造船企业,按同期电量增量部分给予每千瓦时0.1元奖励。6-12月,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月用电量不低于200万千瓦时且同比增长不低于5%的制造业企业,给予月同比新增用电量每千瓦时0.1元奖励,单家企业月奖励额最高可达100万元;
[1][2]下一页>>